33句阐述人情世态的古代名言名句
好内,女死之;好外,士死之。——《国语·鲁语下》
好称人恶,人亦道其恶;好憎人者,亦为人所憎。——刘向《说苑·说丛》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志得则颜怡,意失则容戚;本朽则末枯,源浅则流促;有诸中者必形乎表,发乎迩者必著乎远。 ——葛洪《抱朴子·博喻》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易·系辞下》
身世自如天下少,利名难退古来稀。——曾巩《题关都官宅》
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庄子·让王》
体痛者口不能不呼,心悦者颜不能不笑。——《邓析子·无厚》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小雅·谷风》
君子千言有一失,小人千言有一当。——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不为其所不可为。——刘基《郁离子·戚之次且》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淮南子·人间训》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贤者之行,智者之见,常高于俗,而与俗立异;不肖者之行,愚者之见,常溺于俗,而与俗同流。——胡宏《胡子知言·往来》
物有便于己,则愿常有之;无便于己,即一日不能相守。——张居正《寿襄王殿下序》
质的张而弓矢集,林木茂而斧斤入。——《淮南子·说林训》
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葛洪《抱朴子·论仙》
金性虽质,处剑即凶;水德虽平,经风即险。——庾信《拟连珠》之三十三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刘向《说苑·立节》
居山者不知渔,居泽者不知猎。——李觏《安民策》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厚积者远发,蓄硕者用充。——明代张居正《送李汉涯之永清序》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离骚》
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史记·韩长孺列传》
贵者则贱者恶之,富者则贫者恶之。——韩婴《韩诗外传》卷八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淮南子·兵略训》
测浅者不可以图深,见小者不可以虑大。——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