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 荐文 2018 #29
一个产品经理该有怎样的视野?以下是我在这周读到的一些好文章,和一些有意思的内容,也许你也会喜欢。部分文章可能要借爬上梯子才能打开 (:
《演讲录音: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2012 年张小龙的内部分享。已经看过一些精粹版本的幻灯片?不如听一遍当年的生肉版录音,免得自己误解或理解不了幻灯片里提及的观点(比如,「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可能真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一些碎片笔记:
- 性乃最强驱动力。食、色,性也。食是解决饿肚子的生存问题,色是繁衍后代的基因问题
- 简单也是一种审美。用一些智能家居,例如米家智能恒温电水壶吧,这种简单的感受更强烈
- 叹服:不怕对手超越,因为已经做到最简
- 奥义:制定规则,然后让用户自己演化吧
- 如果对女性研究不透彻,那就损失了一半的用户。读读《女人的起源》吧
- 不止要自己 Stay hungry,stay foolish更要让用户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 当我们研究产品时,我们研究的是什么?人性。人性,离不开「贪嗔痴」
-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不写微博的,为什么?请试着去理解微博社交的本质
- 功能是满足需求,但定位是满足心理诉求的,更底层的
- 不要把用户当专家,不要把技术相关的东西暴露给用户。想想那些老在更新日志里「修复了 bug」的 App
- 产品是可以表达产品经理情感的地方?赞同,尤其是在登录界面添加 1Password 插件的 App,其 PM 一般不会差到哪儿去
- 有一种沟通叫情感化沟通。QQ 邮箱系统邮件的产品经理落款确实是经典。也有不少老外的营销邮件走这种套路。印象中,也有装模作样的例子——「上线了」注册成功欢迎邮件,落款是其 CEO,可是邮件地址却明摆着是机器人的,回复了也没见回过 😒
- 聚焦,聚焦,聚焦。如果你的产品点子不够聚焦,不够简单,不能三两句话说清楚,那可能不是个好点子
- 想法容易,靠谱太难
《“第一性原理”没有那么玄乎》
马斯克常挂嘴边的「第一性原理」,了解一下。
古罗马时代就有了箱包,同样在古罗马时代,也出现了各种战车、马车,但是几千年来,从来没有人想过,包和车轮可以结合在一起。所以虽然千百年来无数人对包做了无数改进,但包再大,装的东西再多,始终提着或背着。不信可以在你周围找找,年龄超过二十年的箱包,哪个有轮子。这就是「第一性原理」(或者「第一性原理思考」)的典型应用:暂且忽略前人做了什么,也不考虑现状是什么,而是回溯最早的出发点,凝视「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上。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在设计箱包时不考虑「现在的箱包长什么样子」,而是直指问题的核心——「即要能装东西,又要移动方便」,带轮子的箱包或许早就问世了。
《10 years of the App Store: The design evolution of the earliest apps》
App Store 十年了,一些活了十年的 App 在设计上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Don't Join the Cult by Paul Adams》
Intercom 产品副总裁 Paul Adams 的演讲。有些产品经理以为自己头衔是产品经理,或听别人鼓吹产品经理是产品的 CEO、CEO 的潜修班,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产品团队的核心。醒醒。
小推荐
上面提到的 Intercom,也算是美国的一个独角兽了。我一直都很喜欢他们打造内容营销的方式、调调,和他们出品的博文、电子书。推荐其中一本电子书:《Intercom on Product Management》,是他们关于产品管理的总结。英文,有电子版(mobi、PDF、ePub)和有声版。
有意思
-
为什么一场电影基本上是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长?这或许解释得通:
最早的时候,当部落的人们聚集在篝火边时,讲故事的人就确定了故事的标准时长。他们的依据是单次就坐时长,即人们在一个地方能舒舒服服地坐着,专心致志听故事而不走神的时间。这个从实践中得出的结果后来就成为了传统的两小时左右的演出长度,包括戏剧、歌剧、芭蕾和电影,都是如此。
-
如今太多人都在喊互联网时代让我们信息过载,可是,即便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书籍也承载了浩瀚信息,怎么没见人喊信息过载?其实,不是过载,而是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出问题了。「信息的丰富导致注意力的匮乏」。
-
不是越有钱就越幸福的。达到一定阈值后,幸福感就不会有什么提升了。如果反过来想,体会到不幸福感,也有一定的阈值吧?也就是,当你穷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穷也没什么感觉了。
读书摘抄
摘自《故事经济学》:
集中的体验能够令人感到愉悦,是因为它带领我们穿越时间,让我们忘却时间的流逝。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如此主观,以至于演奏乐器、看喜欢的球队比赛、打电子游戏或者沉浸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都能让时间从我们的意识中消失。无论是一出好戏、一部好小说还是电影或者电视剧,故事的力量都会将我们卷入时间漩涡中。直到这魔法般的咒语消失,我们看看手表,面面相觑:「哇,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了?」些故事的死忠粉丝甚至会反复回到他钟爱的经典作品中,一次又一次重新体验。尽管如此,每次故事高潮过后,受众又会被打回到日常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