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散文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新视界138|讲得头头是道,是真君子,还是道貌岸然?

2019-07-09  本文已影响6人  龙门村夫
论语新视界138|讲得头头是道,是真君子,还是道貌岸然?

孔子反对“巧言令色”的人,以及“足恭”的人,更是强烈反对“匿怨而友其人”的,并以之为耻。巧言令色足恭的人,相对比较好分辨。另外,孔子提醒,还有一种人,也要注意。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论语·先进》11·21)

论,言论;笃,诚恳;论笃就是讲得头头是道。与,是赞许的意思。

孔子说:“听到有人发表议论,讲得头头是道,讲得很真诚,你就赞同他,认为他说的对。但是,你是否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人是真君子呢,还是表面上庄重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君子?”

儒家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好,都强调做人要真诚,“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有些人就是这样,满嘴的仁义道德,满心的不真诚。识别这样的人,只能靠你自己真诚。在真诚面前,一切道貌岸然均能现出原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