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之张骞出使西域

2019-01-03  本文已影响17人  俏姐儿

        《百家讲坛》真是个好节目。这期讲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这么大岁数了,边仔细听边往心里记,硬是没做笔记。周日下午看的,现在这个时间靠着大脑里的记忆,描述一下这期《百家讲坛》的内容。请大家鉴证一下,看我记住了多少?学习和领悟了多少?

            话说汉武帝时代,被史书记载的那叫一个国泰民安,非常富足。怎么来形容当时的富足呢?说老百姓家里的粮仓都堆满了,没地方放了,到了根本吃不完的程度;国家国库里的金银堆得满满的,花不完,到了没处可花的程度。汉武帝就很想知道中原以外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怎么个情况?于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就是今天的西安。出玉门关往山的那头去看个究竟,看个缘由。张骞一共出使西域二次,前后加起来共18年之久。第二次回来不久就去世了。

        张骞的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共带去了一百人,而回来时只有两个人,张骞带着一个叫邑*的人回来。这趟出去,任务肯定是没有完成的。当时的皇帝~汉武帝没有责怪张骞,没有迁怒张骞,反而给张骞加官进爵,赐娟,赏地,封侯~博望侯。为啥封博望侯?博是指知识渊博的意思,望是仰望欣赏,佩服的意思。当时的汉武帝都要请教张骞一些外面的知识和问题。张骞虽然出去没完成任务,却带回来许多重要的信息。我们现在的每个人对于信息都知道非常重要,一天不带手机就感觉像与世隔绝了一样,那么当时的汉武帝同样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张骞告诉汉武帝:出玉门关后,山的那头有更加广阔的地域(地名我是记不清楚了,需要查找资料)。那里有汗血宝马,石榴,葡萄,核桃,胡萝卜,黄瓜,西瓜,青瓜等等都是当时的中国没有的,这些东西并不是都是张骞引进中原,也是那时候开始慢慢、逐渐被后人引进中原的。不一定都是张骞引进的,都是沿着丝绸之路的人带入中国,被广泛推广的。讲说者还特意讲解石榴进入中国后,深受老百姓的喜欢,石榴多子是寓意多子多福的意思。子和皮都可以入药。加之那时人们觉得石榴的形状和颜色跟年轻女子的裙子很像,人们就把年轻男子对年轻女子的钟爱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说法。

        历史学家司马迁对张骞出使西域称之为“凿空西域”。凿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一点点凿开,指艰难的意思。这是对张骞第一次出事西域的艰难的真实写照。张骞出使西域的所到之处,非常讲诚信,代人和善,中庸,口碑非常好。那些当地百姓对中原人都非常信任,有的国家首脑还派使者跟着张骞一起回国,拜见汉武帝,给汉武帝供奉之一就有石榴。也有很多国外的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原,被当时繁荣的长安城迷恋的不愿意离开,干脆索性定居在长安,不走了。那么当时还有一个轰动国人的事情发生。一位外国人对中原文化格外喜欢,学习中原的书籍,经过学习后,参加皇帝的科举考试,居然考上了进士。要知道在汉武帝时代考上进士已经是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了,中原人能考上的都是极少了,少之又少,考上的概率在2%~3%这样,外国人考上更是有多难?可想而知。当时轰动一时,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这是第一位外国人考上中原的进士,那是相当了得的事儿。

因张骞的好名声在外,以至于张骞以后的所有中国人,去那些地方,都被当地人统称~博望侯。所以司马迁会在史书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叫凿空西域。汉武帝把西域誉为有待研究、学习和掌握的地方,后人就把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地方都叫西,美国在我国的东方,中国人也叫西方国家,就是这里来的。

       

            张骞出使西域的这条线路被后人称之为~丝绸之路。也有很多人叫陶瓷之路或茶叶之路,都没有像丝绸之路叫的让人们有感觉,都没有这样深入人心,后人也就叫丝绸之路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