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打卡第二十二天:乱世官逼民
贼退示官事 并序 元吉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注】元结(约719-约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
癸卯岁: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
道县:今湖南县道县。
永、邵:永州和邵州,今均属湖南省。
边鄙:边境。
与:通“欤”,吗。
洞壑(hè):山洞,沟壑。
井:即“井田”;井税:这里指赋税。
晏:晚。
世变:指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
戎旃(zhān):战旗,一说为军帐。
典:治理、掌管。
委:弃。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委符节:辞官。
引竿:拿钓竿,代指隐居。刺船:撑船。
图片来自网络【译】代宗广德元年,西原蛮族(指广西境内的少数民族)的盗贼攻入道州,把城内的财物几乎抢光了才离开。第二年,盗贼又攻破永州和邵州,不再进犯道州的边境而退。难道是道州的兵力能够克敌吗?这不过蒙受他们的怜惜罢了。各位官吏为什么这样忍心苦苦地搜刮呢?因此作诗一首给官吏们看。
早年正逢太平盛世,我在山林中住了二十年。井泉就在院内,山洞山沟就在门前。那时收取赋税有一定的期限,一到夜晚就能安闲地睡眠。忽然间遭逢战乱,几年来我亲临前线作战。如今来此掌管这个州郡,山中的蛮族又作乱。城小盗贼不来屠掠,因为百姓贫穷实在可怜。相邻的州郡相继陷落,唯独这个州郡得以保全。使臣奉行皇上之命,难道还不如盗贼心善?那些皇上派来收税的使臣,逼迫百姓如用火煎。谁忍心断绝百姓生路,去做个能干的官员。我真想交还官印,拿起竹竿自己撑船。带领全家去打鱼种麦,到老都住在江河湖边。
【析】这是一首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作。诗序交代了历史背景,诗中表现了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社会现状。此诗对“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的现象发出了愤怒的谴责,揭露了安史之乱以后官吏对人民横征暴敛的罪行,批判了征敛害民的官吏,控诉了官不如贼的黑暗社会,作者表示宁愿弃官归隐,也绝不做残害人民以邀功之人。全诗质朴自然,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无雕饰之感。
【评】
此诗不仅文字直白,而且可见元吉性格爽直,官德人品是相当地了得!
唐朝的一州刺史是多大官呢?不说唐初相当于省一把手的省部级高官,就是唐末相当于地市一把手的级别,也是不小了。
作为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能对下面的官吏直不笼统地说出这些话,一个是性格使然,他当官就是这种作风;另一个与他早年的隐士经历有关,有着类似“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百姓情怀。
如果非要再说一个原因,那就是:
被逼的!被逼的!!被逼的!!!
对这些手下的官吏,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反问他们收得下手吗?反问他们岂不比贼都不如?这心情既是愤然又是无奈。
你们这些人啊,叫我怎么说你们呢?~
当然元吉也不完全是直肠子,都是从自己讲起,再以自己收尾。前面还是作了铺垫的,总算是没那么削脸,毕竟还是自己的手下,任务也大多是上面派的,只能说一说敲敲钟,不要做得太过了。
看来在那时这官已经不好当了,自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横征暴敛,官逼民反,“盗贼”四起。末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