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一文379#日更千字文30】数感系列集
数感是什么?
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是学生经历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量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对数进行运算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基于经验的直观感悟。感悟,既包括感知,又包括领悟,既有感性体验,更有理性思考。
数感的表现形式:
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数是对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抽象)
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的判断。(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量的多少的变化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发展学生数感,需要注意什么?
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这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源于人类的生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和真实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数的意义。3.体会变化规律并尝试用数来表达
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合理的估算估算是数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学生对数和数量关系以及运算结果的整体把握。因此,要重视估算的教学,特别是在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估算。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帮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体会变化规律并尝试用数来表达鼓励学生对变化规律进行感悟,感受相同规律的变化规律,体会可以用数学的方式刻画相同的规律。
培养数感的关键点:
数字 位值 数级
在学习分数、小数之前,数的认识要经历三个阶段:20以内数的认识、百千数的认识、较大数的认识。这三个阶段表面上看来是不断认识更大的数,但从数感的培养来看,三个阶段是各有侧重点的:
A.20以内数的认识重点培养“数字”——数的认识可分为可表达的和不可表达的两部分。比如,对9的认识,可表达的是会读、会写,能说出9的组成;还有不可用语言来表达的,但学生感受到的——9是一个数字,对应着一组物象;9是一个数字,作为书写的存在……
B. 小学的数数是十进制的,因为“满十进一”,所以两个数字一定是紧挨着的两个位子,这是由生活物象所支撑的。即,两个数字合起来表达了一个数,这个数又成了一个新的数,因为有了位值。
教材中对“位值”的物化主要有两种经典方式:
第一种是小棒,借助生活中的大小概念——根、捆。第二种是点、线、面、体的方格图。
通过物、象的强化,学生建立起了“位次”感,即前一位的大小是后一位大小的十倍,即所谓的“十进制”,并且有了各自的名称——十、百、千。
C.对较大数的认识主要任务,则是建立“数级”的概念,体会“数级”在本质上是前一阶段的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