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规定打卡,效果不见得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打卡软件纷至沓来地出现在我们身边,钉钉签到,学安拍照打卡,社区一码通二维码扫描。如此这般,花样繁多,种类齐全。然而,其本质确是一致的,督促你实现按时到位到岗。
不得不承认,相关部门能够想出这么多的招数来提高人们上班的积极性,可谓精神可嘉,只是不知道,那些被积极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他们被迫到岗之后,又会以何种心态对待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4994453/f386a46302fd76d8.jpeg)
记得在以前单位上班的时候,班主任早上五点二十以前就要到位,陪着学生上早读,三餐结束后,还要及时进班维持秩序。因为班主任都是任课老师,所以,同时还要接受校办的查岗。
于是,那时候吃饭基本上是见缝插针般地找时间,然后风卷残云般的解决简单的饭食,达到维持生命的基本要求。
其实,这不是最难过的,比这难过的是因为晚上查完宿舍后,睡觉总是在十一点左右,早上又因为看班而起来的过早,导致白天一整天都是浑浑噩噩的,感觉没有精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4994453/2739badd1cda232d.jpg)
曾经出现过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我那位经常一块吃饭的同事,他竟然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睡着了。当时,他正在坐着给学生上课。他安排学生们思考一个问题,然后他就坐在讲台上进入了梦乡。可能是强烈的职业操守,猛然间把他从梦境拉回了课堂。若不是他善于随机应变,不知道学生们会如何笑话他的行为。
班主任是一个群体,那么任课老师们在及时上班后的表现是如何的呢?确实有人在认真的备课和批改作业。但是,在一个容纳近二十人的办公室里,更多的是这样的情形:有的在网购,有的在走动,有的在活动腰肢,有的在海阔天空的嗨聊。有课的上课,没课的就等待着下班时间的到来。
这种上班时间临近时,老师们鱼贯而入的情形,估计颇受学校领导的青睐。或许他们在意的就是这种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场景,至于实际的办公效果如何,则不去考量,当然也不容易考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4994453/caa9d9d6991b7d10.jpeg)
其实,对待教师这种带有一定创造性和主观性的行业,过于硬性的上班规定,往往会培养出大家集体磨洋工的氛围,导致很多人出工不出力,人浮于事。还不如,在基本的规定之外,多用一些较为弹性的制度,只要大家能够及时完成既定的任务即可。
硬性规定颁布起来确实简单,一刀切谁也不例外。然而,却给人以生硬的滋味,总让人觉得是在被压迫,而不是自发自愿的。如果决策者能够在人文关怀方面多下些功夫,恐怕大家也不好意思不认真完成工作了。如此以来,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