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情绪学习是一生的课程
情绪经验——即使是童年期最刻骨铭心的心理习惯,也可以重新塑造。情绪学习是一生的课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4356653/4c081bb94d6aed9e.png)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害在于降低神经警报的设定值,使个体把日常普通的时刻当成紧急状况处理。
设在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医院的研究机构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国家中心,对创伤后大脑变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该医院的大量越南战争及其他战争的退伍军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耶鲁大学精神病学家丹尼斯·查尼(Dennis Charney)博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国家中心临床神经科学的负责人,他视频:“遭受严重创伤的受害者,其身体状况也许不尽相同。不管是对战争无尽的恐惧、被折磨或者童年期反复遭受虐待,还是像被飓风围困、险些在车祸中丧生这种一次性体验,这些并不重要。所有无法控制的应激也许都会产生相同的生理影响。”
关键词是“无法控制”。如果人们认为他们对灾难处境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施加某些影响,不管影响有多么微弱,他们在情绪上都会比那些感到完全无助的人好得多。无助感是导致特定事件压倒一切的主观感受的因素。
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朱迪斯·路易斯·赫尔曼(Judith Lewis Herman)博士引述了艾琳的案例。赫尔曼博士开创性地提出了创伤复原的步骤。她认为复原可分为三个阶段:获得安全感,记住创伤的细节并哀悼由此造成的损失,最后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这三个步骤的顺序体现了生物学上的逻辑,反映了情绪脑如何再度学会不把一切事情看成即将发生的紧急状况。
幸运的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很少会遭受大灾大难,从而留下刻骨铭心的创伤记忆。但是在生活比较平静的时刻,也有可能出现创伤记忆肆意影响同一神经回路的现象。童年期常见的煎熬,比如长期受到忽视、得不到父母的关注或关怀、被遗弃、受到排挤等,也许不会上升到创伤的高度,但这些痛苦的记忆肯定会给儿童的情绪脑打下烙印,导致他们将来亲密的人际关系出现扭曲,充满泪水和愤怒。如果说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得到治疗,那么很多人默默承受的情绪伤痕也可以修复一般来说,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对难以承受的生活压力应付自如,情绪智力才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