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心理读书

偶然的收获

2024-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卷卷细语

                   

    《偶然的创造》是意大利女作家埃莱娜·费兰特2018年在英国《卫报》持续一年的专栏合集,是一部自传性书写。通过五十二篇凝练生动的短文,作家回忆了对其有特殊意义的诸多经历、人和物,阐释了自己对恐惧和嫉妒、成长和衰老、身体与写作、谎言和隐私等主题的看法。

      接触《偶然的创造》纯属偶然。闲逛“钟书阁”时发现了它,薄薄的一本书,雅致的封面,精美的插图,拿到手里就喜欢。定价78元,不是一般的贵,放下。一日去图书馆,发现竟有此书,且全新,借来一读。书很薄,共106页,分两天读完。

      通过作者诚实又节制的文字,我认识一个敏感、羞涩、厌恶感叹号跟烟瘾和失眠症搏斗多年的女作家。也在她简练的文字中读到她对许多事情不一样的解读。

      她肯定童年那些令人振奋的谎言。她训练自己临危不惧,学着接受恐惧。

      对于生命,青少年时期她以为人死是去了天堂;年老后她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死亡,而是疾病。她不知道是这种成年后形成的观念好,还是青少年时期的信仰好。她说信仰没有好坏之分,它们的作用是建立某种秩序,平息痛苦时纷乱的内心。如此,人是要有点信仰的。

     在AI智能翻译问世后,原本就不被人们看来的翻译好像越发无关紧要,毕竟译者只是个传声筒。从费兰特这儿,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赞美翻译家。“那些翻译家把一个民族的东西带入其他民族。翻译可以拯救我们,把我们从出去开始,偶然落入的井里拉出来,让我们避免坐井观天。"因为翻译家,我们认识了四大名著之外的人类瑰宝。

     对于笑的理解,她说:笑一笑丝毫不会减轻疾病和死亡对我们的威胁。但当我们笑时,我们可以不那么强烈地感受到生活的束缚。在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其主之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面对临终的母亲,九岁的男孩来到了母亲的房间,在镜子前做鬼脸,最后笑了起来。这种文学上的冒险,现在却是最令我感兴趣的笑。

     催婚催育的妈妈心思也被费兰特说着了,但她没有说教,只是很节制地说:生育是女性的基本诉求,我们要牢牢把握我们女人的这个特性。对于女儿的期望,她也只轻描淡写:我喜欢另一些年轻人,他们希望全人类都过上美好的生活,他们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我祝愿我的几个女儿坚持做这样的人。语气很轻柔希冀很深沉。

     喜欢她对植物的描写:植物就像囚徒,但它们不愿保持静止,它们会四处扩张,会延伸、扭曲、渗透,甚至会使石头裂开。我们修剪、美化、驯服它们,可它们总能恢复成本来的样子。想起养的三角梅,花季过后,将飘枝修剪掉,可不久它又摇曳生姿;想到翘起路基石,让人行道凹凸不平的树根。植物虽似囚徒,一方天地却困不住它自由的身心。

      对于学校教育,《习得的乐趣》让我们知道国内外教育也有着相同之处,学习的乐趣也是少之又少。她最常回忆的是小学的学习时光。那段时光给她带来惊异感,她学到了具体的技能:读书、写字和算数。而大学阶段,她的确在学习,却并没有习得什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连一点学习的乐趣都没感受到。她希望在晚年空荡荡的日子里,这种惊异感会再次出现。终其一生我们都应该持有这种惊异感,让每个日子都有习得的乐趣。

     我们碰巧成为自己,但我们可以不止于此。读书或许可以让我们做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