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心直口快”,让自己更有涵养?
1. 发言之前,默数3秒再开口。这是一位律师朋友分享的经验,他说这是他的金科玉律,同样一句话,停留3秒之后,分量和气场瞬间会不一样。
2. 黄金3段式,任何情境下,都尝试着把你要表达的内容整理成3点,尽量言简意赅,千万别嘀嘀咕咕、絮絮叨叨,让别人不知所云。
3. 对自己认知范畴外的事情,谨慎发言,别不懂装懂、随意评论,也不要人云亦云、随口附和,有时候说得越多越暴露自己的无知和肤浅。妥善的做法是,先闭上嘴巴默默百度,然后针对性的虚心请教。
4. 没事别尬笑(有些人为了缓解尴尬,谈话时有意地发出笑声;然而,不自然的笑声,往往让场面更加尴尬),尬笑是心理不自信、没底气的表现,谈话前,不妨在心理做积极的自我暗示,“作为独立个体,我们之间是平等的信息互换,我没必要讨好谁。”
5. 以退为进,留有余地。说话难免会遇到冲突或尴尬的情境,这时,不妨以退为进,跟对方另约时间再谈,千万别硬刚在哪里,让彼此都难看。
6.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敏感场合,多观察、多倾听,遇到来套话的人,不妨向他反问,“这个事,你怎么看呢?”
7. 把话听完再开口,不要急于迎合。
8. 别开口闭口都谈自己的那点事,给对方预留谈话空间,让他充分阐述自己。
最后,学会聆听。只有学会了听,才能学会说。聆听有4个层次。为了便于理解,附上例子做注解。
举例:朋友说,他想养个宠物。
第一层、听到了“自己”(我可不喜欢宠物,太麻烦了)
第二层、听到了他人阐述的事实,看到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他想养宠物,他想做些改变)
第三层、听到了他人语言背后的意图和感受(他可能有点孤独,他希望身边有人陪伴,他想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第四层、听到了关于人和事的全貌,并从组织上/整体上看到了走势和方向(疫情下,孤独是常态,他一个人居家隔离这么久,难免觉得苦闷,他想改变生活方式,让自己活得更开心,他的想法可能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普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