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死“伪强迫症”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针鼻儿小,不及强迫症患者心小。
这里的心不是说感情世界,而是说看万事万物的视角。
在“强迫症”已经成为一个流行标签的今天,谁没说过自己有“强迫症”还怪不好意思的,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地凸显自己的不正常,就像娱乐圈有大小S怎样,我还能把自己拧成个麻花呢?
且让我们来八一八,何为“强迫症”?
1)具有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
在某些时候,体验到反复的、持久的思维、冲动、想象,这些内容是强入的、不适应的并引起明显的焦虑或痛苦。
企图用一些其他的思想、行动来消除这些思想、冲动或想象。
按照刻板规则或应对强迫观念而做出重复行为(如洗手、整理东西、检查)或精神内活动(如祈祷、计数、无声地重复词语)。
2)导致明显的精神痛苦和消耗过多的时间(每天1小时以上),或明显干扰正常生活、职业功能(如学业)或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
3)这种障碍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如成瘾类和医用药物)或一般躯体疾病的直接后果。
强迫症人群发病率为2%,现实可能在2-4%之间,美国的统计更高些。反过来看发病率,意味着,98%的人群一辈子也不会体会到强迫症的痛苦。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强迫症列为发达国家10 大杀手之一。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研究表明:一个患者从开始治疗到结束,平均需要17 年。
多数人对于“强迫症”的了解停留在表面,就是那种在冰面上漫舞,却不曾体验那种长期身体被湿冷包围的感觉。
强迫症患者会一再幻想常人不会想像的恐怖事情,譬如某天放学后回家小路上匆匆瞥过的身影。
会一再重复地做某事,写信、摆盘、拍照……一点瑕疵,一丝细节都被耿耿于怀。
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检查、强迫性清洁、强迫性仪式动作……
孕妇会因为在两家医院中犹豫不决,最后来不及生在路边无名小诊所。
连万人迷贝克汉姆也难以逃脱,他只要一闲下来,他就会在家中对饮料、衣服和杂志等等进行一遍遍地摆放,直到达到自己心中完美的格局时才会停止,甚至为了冰箱里多出来的一罐可乐而重新整理冰箱,直到他满意为止。
他说:“每到一家酒店,我都会先将我所有的物品一遍遍地摆放,直到屋子里面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完美的时候,我才真正地入住!”
维多利亚说:“家里的食品、沙拉和饮料要分类放,所以我们有三个冰箱。在放饮料的那个冰箱里,每样饮料都要平衡。如果健怡可乐只有三罐了,他马上要丢掉一罐。”
美国导演霍华德·休斯由于害怕外界的灰尘和细菌,将自己房间的门窗用塑胶布密封,为了拿一样物品,必须用 6-8 张纸巾,就连吃他最喜欢的豆子,也要用特殊的叉子把豆子按大小排序后再吃。
最后,由于饱受强迫症折磨和严重依赖可卡因,休斯形容枯槁,难以辨认,当他逝世时,只能依靠指纹来辨认身份。
可见,“强迫症”不仅影响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那98%里总是说自己有“强迫症”的“伪强迫症”患者,真心好讨厌!
既然你宣称你是病友,那么就给你点好看~










如何拯救“伪强迫症”患者呢?狠狠打一顿就好(笑脸)
对于好奇心浓重的小伙伴,建议看三个视频,搞清楚但不要搞事情~
BBC纪录片《强迫症.心魔》 http://www.bilibili.com/mobile/video/av2883033.html
TED打破谣言:你真的知道强迫症吗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133811/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 《Dix 》 http://xiyou.cntv.cn/v-1276b1dc-475e-11e2-b474-a4badb4689bc.html
两本书:《走出强迫的泥潭——森田疗法指导集锦》、《脑锁》

还有,网红脸真是检验“强迫症”患者的最佳利器呢,不管怎样,国民老公王思聪肯定不是“强迫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