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去做什么事情,就越要注重完成这件事的方法
经济学上常讲的“稀缺性原理”,可以很好地引入到教育之中。父母可以试着把没什么吸引力的事,去变成孩子需要争取的稀缺资源,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出孩子的积极性。
小萌是一个六岁的小孩子,但是现在的她却成了学前班里的“故事大王”,语文老师经常让她给同班同学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到底是什么?能让这个六岁的孩子储备了这么多的故事呢?后来老师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小萌妈妈的引导性培养。在小萌四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开始培养她的阅读习惯。担心小萌对听故事反感,于是小萌妈妈就想把听故事变成一个需要争取的稀缺资源。
计划开始了,小萌的妈妈有时会故意对她说,“今天妈妈工作特别累啊,实在没有精力给你讲故事了,要不咱们今天的阅读时间暂时取消?”她会很不满地质问,“那我什么时候才能听故事?!”小萌妈妈故作犹豫状,“嗯,看你表现吧,要是你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刷牙洗脸呀,妈妈有时间休息一会充点电,就可以继续给你讲故事啦。”
为了争取到听故事的权利,小萌开始动力十足地做了不少事儿,或许是努力争取来的权利特别宝贝,每次听故事都很认真,有时拽着妈妈多讲一个故事,跟占了多大便宜似的。慢慢地,小萌为自己争取到的听故事的时间越来越多,自然脑袋中储备的故事也就越来越多了。
总裁智慧系统解码
很多时候,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都用“强制性”措施用力把孩子往自己期望的方向推,结果越是用力,孩子就越想反着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借用人性中“稀缺性原理”,通过对资源的调剂,减弱教育目的中那股强制的味道,孩子就能够顺利走上我们期望的“跑道”。
所谓的“稀缺性原理”之所以好用,正是因为它遵循了人性的特点,它不光仅仅针对大人,孩子也是一样的,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就会对自己认为稀缺的东西,产生巨大的动力。对于那些得不到或者难得到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
总裁语录:
父母越想孩子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越要注重完成这件事情的方法,把控好节奏、力度,切忌急于求成,先想办法让这件事情,成为孩子眼中不容易得到的、稀缺的东西,那么他自己就会动起来,这样效果会更快更好。——苏学锋导师
越是很难得到的东西,孩子就越想要得到它,并且他还会付出相应的努力跟代。价利用这一点,父母可以让孩子从被动变为主动,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