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审美
19日晚上,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波教授讲线的审美,听后再次拓宽我对美的认识边界,听之沁人心脾,如饮甘泉。
1995年入南开学习中国画艺术,是从范增先生,真可谓名师出高徒,带领刘波走入现的世界。
二维平面上注重三维空间的表现,那就需要线来发挥作用。刘波教授特别注重墓室壁画的学习以及棺椁线刻的发掘整理,可以想见,在古代墓室壁画的作者一定是皇家绘画圣手,绝不会是一般普通的画家。
特别是宋代及以前六朝两汉的绘画,一定是皇族身边的丹青高手,在北魏时期,一定是第一流的绘画大师。特别是在公主太子墓中的壁画,可谓是地下宝藏,为我们打开了一艺术的世界。帝王陵墓现在多已被保护无法看到,在公主墓太子墓中可见一斑。
山西省南禅寺壁画,多因兵马战乱,而建筑无存,自然画在建筑上的绘画作品也看不到了,徐悲鸿先生示若自己性命的八十七神仙卷,不过是当时绘画大师的小稿而已,还有佛教壁画墓室多世俗题材,和生活息息相关。
刘波教授跟随谢稚柳先生的夫人陈佩秋先生学习古画鉴定,特别是宋元绘画,练就了非凡的眼力。
交给后学们,不要盲目崇拜,对前人已经定论的绘画,也要有独立的判断,迷信式的崇拜只能让自己没有进步,审美的眼光停留在大师的光环之下,对于绘画的真伪,不要迷信,要有存疑精神。
以故宫收藏的步辇图为例,传为阎立本所作,其实里面有很多疑点,首先,宫女的造型纤弱,和唐代的壁画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后面的屏风交叉姿势也不正确,都是疑点重重。作为一代大家的严厉本,不可能画出孱弱不堪的绘画,也不符合当时的审美追求。让同学们听的耳目一新,刷新了对古典美术作品的认识。盲目崇拜的后果会导致无知。
宣和画谱中李成,范宽是绘画名家,但却没有提到郭熙,这是在文献资料中梳理发现的,应该是郭熙的作品,等而下之,算不上高品,所以在宣和画谱中没有提到。这是从书画理论中求证一个画家作品的好坏。
看到永泰公主墓壁画的元气淋漓,酣畅笔墨,让人想起盛唐气象来,人物浑身散发出青春之美,健康之美。毫无做作和多余装饰,是质胜于文的代表性绘画。也再次证明形愈简而气愈壮。
盛唐时期的绘画像极了杜甫少年时的诗篇, 马鸣风萧萧。而安史之乱后的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时期的作品。没有了少年的豪情万丈,总之,通过历史的比较,当时的文学,绘画,书法都可以反映出时代风貌。
线条刚正,饱满雄强,宛若李白杜甫的诗篇,而小李杜,李商隐、杜牧,便没有了盛唐的雄伟的气象。
集至晚唐五代时期,绘画风格有了变化,其实绘画中也是整体国力走向衰亡的气象,但也有例外,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便创作于这个时代。
美术史只是近百年的历史研究成果,在之前被称作九流之学,是无人花更多精力研究美术史的,20余岁的傅抱石写出中国美术史,在当时,更没有人注意到墓室壁画。
近十年,越来越多的人才注意到墓室壁画,并从中吸取营养,要言不繁,是唐代及之前的绘画重要特征,极致清末民国时期特别是美人图是一种病态的美,美人一笑变丑,小孩一笑变老,是当时绘画的重要特点。再也没有盛唐及以前的恢宏大气。
作为初唐的代表性画家,阎立本,画作应该充满刚硬,至少线条不会羸弱不堪,才符合当时新兴国家的需要,所以同学们要有学会比较的能力。更何况2000年以后,印刷业大发展,技术的发展很快要下大功夫研究。
20年前,范增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电脑和灵智》,大意是图书馆里的藏书和灵魂无关,如果不用心去读,是毫无关联的,众多的藏书如果不会用,不善于用,那是可悲的事。
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线条简洁明快,直抒胸臆,无装饰性,从宗教到现实。北朝墓室壁画充满着灵动性,满壁生辉。当时墓室壁画只用硬的石头之类,硬滑一下,便是起高线,然后正稿时也未必按起稿线来画,只是简单定个大型,往往画完之后,还有起稿线存在并未重合,后来的李可染先生提到积墨就是要向这里学习,甚至说木刻版画里的错版也是积墨学习的对象。
北朝墓室壁画娄睿墓疑为杨子华所画,因为气势灵动,气脉畅通,气韵生动一般的画家不可能做到。
(记得何家英老四上课时也提到娄睿墓壁画,满壁生风的气韵生动,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啊)
而现在我们的学习忘记了传统,一味向西方学习素描,实乃可悲可叹。甚至当时的佛像造像雕塑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曹霸
宋代以后,崇文厌武绘画才变得精致,南齐谢赫“气韵生动”的理论,应该说是理论在实践后的总结。再加上宋代理学兴盛,思想渐趋保守,思辨才精致起来。
其实气韵生动,不仅在绘画中出现,在中国书法雕塑,顺至好的油画,比如梵高的作品中也有体现,梵高的星月夜也会让人感动,甚至流泪。
下来我们欣赏的范宽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画中的山石树木真可谓气韵生动,特别是山石的外轮廓,饱含情感,一气呵成,看上去虚实相生,能用一笔的,绝不会用两笔完成。成为后世评价绘画的标准器,后世画家李可染的牛,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都是简洁的代表。
变化与统一,正负形的处理,阴阳的处理,黄宾虹曾提出不要临摹宋画,其实是有偏颇的,陈佩秋先生作为他的学生,更具有批判精神说临摹宋画时不容易学到,临摹黄宾虹先生的作品是就比较容易就能握技法。
范曾先生曾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探讨数学之美,请他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数学,陈说了四个字,简洁漂亮。可见,绘画和数学也有相同之处。
傅抱石的人物画学习唐代及以前的人物,简洁高古,而山水画学习元以下的画,水墨淋漓,自然天成。确有道理。可以说,也是深研中国美术史之后的悟道,本来30岁之前,傅抱石是研究绘画理论的,年纪轻轻便写出了中国美术史,无疑,对他的绘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又提到另一幅被称作天津美术馆镇馆之宝的章《雪景寒林图》,据说是范宽的作品,但是上面的树处理的和溪山行旅图相差太远,树的层次感不足,呆滞平板,树枝交错变化简单,散漫而无主次。所以后学年轻人不要被所谓的镇馆之宝之类迷惑住眼睛,要锻炼自己的审美眼光,有独到的判断能力。
马远的《踏歌图》是其代表作品,也是各大画册封面常选用的画面,然而,其用笔用墨无法,层次单调乏味,仿佛老年大学里的没有深入学习的学生习作。
所以真假和好坏是两回事,并不是所有的画家都会画出精品,也不是所有的假画都没有笔墨趣味。要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时刻警示自己,迷信会害死人的。在中国著名画家里,精品也是少数。
2021年,98岁高龄的陈佩秋先生安然辞世,在其90多岁时,仍然有着虚怀若谷的胸襟,保持着随时进来新东西的好学精神,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封闭自己。刘波先生举出一个小例子,拿出北朝墓室石刻让陈先生看,一看便懂了,因之前很少有出版物关注到棺椁上面的石刻作品,所以始终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才会学有所悟。
又举了前面的马远踏歌图中人物的例子,说里面的人物被现在3d动画所采用,变得丑陋不堪,因其本身造型便不美,不若范宽溪山行旅途中的人物造型。另一幅马远的作品,一个独钓的老人,笔法变化多端人物造型有力竹子的挺括尽显于画端,看后令人过目难忘。
还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毫无死板之气,表情丰富,是学习的最佳模板。
汉墓是中国本土的绘画,特别是画像砖有着鲜明的中国风,当时还未受到外来佛教的影响。即至六朝时期,救国倾向的人像背景与人相得益彰。当时的佛教又被称作象教,因为有雕刻的佛像,方便人们礼拜。信教之人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当时的佛经是用来合乎声韵,是用来唱的叫做唱经。
刘波老师的博士毕业论文就写的玄学与中国文化
道法自然是道家尊崇的行为准则,如家遵循礼教,而佛家是两者的结合
一半是现实,北齐徐显秀墓,不重物理重情理,看似不合理其实合情。没有限制也就无所谓自由,带着镣铐跳舞才是高手。
有人说中医不是科学,其实也许是你们还未懂科学。用艺术史的方法去学习绘画,才可能避免琐碎。明白大道至简的道理,寻找绘画的节奏感。正如诗篇一样。注重形与神的结合。
以金石正绘画。金石考古
东汉嘉祥祠堂画像砖,简洁概括,线条飞动,值得学习。
帛画人物御龙图
在巩义市杜甫的老家,北宋的皇陵所在地发现,北魏时期的石窟寺,里面的人物恭谨的站立,是美的典范,无为山编著的《中国墓俑》,值得欣赏,可见,吴为山先生也是从中国传统经典的文化中吸取营养,注意到传统墓室里的造型,规律和方式。在这个中国传统经典美学缺失的当下,身教多么重要,态度决定成败。
联系的眼光千姿百态,中国人的瘦骨倾向,甘肃省炳明寺曾瑾的安详的一画,梨改变的线条,主观的不要被约束,主动的处理。
北极河北出土的汉白玉雕塑端庄大气,绘画,雕塑,献刻,永乐宫壁画,文人画梁凯的太白行音,图书写性的线条。极致晚清曾经的绘画被称作波陈派。
我古代画写真相主要靠记忆,被称为追影,需要高度的写实技巧。
扬州八怪的罗聘,是金农的学生,他曾给自己的老四画像,话有别趣非关于理也,有着生命力的东西便可传世,看上去形神兼备。
灵动表现性的绘画语言会感人。
书法,绘画,画像时人和艺术的关系,一人有一志道具德,。尼采游戏知识不失其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