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如何培养“积极仪式习惯”?
《精力管理》这本书,有一个主题词反复出现在书的各个章节,那就是“积极仪式习惯”这个词语,其中包含三个关键词:积极、仪式、习惯
积极,即是主动的,乐观的,发自内心想要做的。
仪式,即秩序形式,如升旗仪式、会议、庆祝等。
习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如运动、阅读、沐浴等。
这个组合词,在我们熟悉的习惯之上又加了定语,不能是普通的习惯,要是积极的,且有仪式感的习惯。
只有如此的习惯,才能使我们一直保持良好的精力,全情地投入工作和生活。
原因是:
有研究实验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我们的行为有95%都是自动反应,或者对于某种需求或紧急情况的反激反应。
回想一下,就可以认同这个道理,我们能够天天都做、持久坚持的事情,大多是无意识的行为,做的时候,并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和斗争,比如坐公交时看手机,起床后拉开窗帘,晚饭后散步等,一切发生的自然而然。
反之,如果每做一件事,都想着“坚持”二字,需要克服心中的不悦,才能够完成,这样的坚持不会太长久,要想把坚持变为积极的、有仪式性习惯,还要走一段日子。
虽然这样做目标也可以实现,但一定要付出许多,而非仅仅默念“坚持”就可以解决的。
《精力管理》中说:
面对难度越大的挑战,仪式习惯越要细致入微。
比如,新兵训练,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可以把一个柔弱、胆怯、邋遢的少年变成一个结实、充满力量和使命感的士兵。
这三个月的每一天,新兵会被强制要求各种行为,走路、说话、吃饭、作息等等,在外界时时的监督下,在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管下,才让他们有了质的变化,将规律的作息习惯内化为了长期的习惯。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进入军营,亲身体验“积极仪式习惯”的质变过程,如果靠自己的力量,怎么能够养成呢?
一是做一个精准具体的规划
精准具体的规划,指将时间和行为精准化和具体化,至少要包括时间、地点和具体行为三个要素。这个模式在许多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例如,某研究小组要求参与者,在48小时内提交一篇圣诞节前夜的规划报告。
第一组参与者,被要求确定出写作的时间和地点;第二组参与者没有提要求。
结果是第一组有75%的人按时上交了报告,第二组只有三分之一做到了按时提交。
类似的事例在书中还有三个,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是不胜枚举,比如有人计划“我要出去玩”,有人计划“明晚七点,我要去体育公园跑步”,相信前者失言的概率会大于后者。
二是改变思维,重视正面的“事前准备”
当我们想要养成一个积极仪式习惯时,大多数情况下,是要抛弃以往的不良习惯,很多人会下决心“我不会暴饮暴食”,“我吃饭时不看手机”、“我不会生气”等等。
这些“我不”打头的想法都是好的,但需要有自控力支撑,同时书中还提醒“当我们将某个意愿以负面的方式表达出来时,就会很快地消耗掉意愿和自律的储备。”
如果我们不这么想,用一种正面的“事前准备”的方式思考,是不是更好?
比如为了防止过度饮食,事前准备是“如果我感受到甜点的诱惑,就去吃一片水果”;如果想改变遇事冲动的习惯,事前准备是“如果我想发脾气了,那么我就让自己嘴角上扬,微笑”。
这样做的好处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想要有的行为上,而不是抵制的行为上,从事前就开始做积极的思维。
三是一次只关注一个可行目标
改变,是需要跨出个人的安全区域的,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书中说:“你需要慢慢养成习惯,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每一步都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
比如,我想开始锻炼身体,想每天跑3公里,还想去打球和游泳,这对于一个长期宅家的人而言,是很难做到,且不容易坚持的,因为设想已经超出我所能够做到的能力。
如果,只关注一个目标,选择从每天步行3公里开始,然后逐步加快速度和时间,再逐渐过渡到每天跑3公里,慢慢提高体质后,再增加其他的锻炼项目,这样的目标可行性就比较高。
四是记录进展
记录进展,就是自查,通过自查可能看到个人预想与实际行为的差距,起到一个自我监督和督促的作用。
如果每天都能够完成目标,那么自查表就像一本成功日记一样,鼓励自己不断前行;如果偶然有不完成的时候,就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就像《精力管理》中所说“对于失败的研究和分析,与庆祝和巩固成功具有同样的价值”。
记录进展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自查表,每天在上面打钩画叉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
“积极仪式习惯”是我们管理精力,确保精力充沛的法宝。
做规划、改思维、关注一个目标、记录进展是培养“积极仪式习惯”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