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338天
致良知线上学习第1268天印证班学习第338天(第一大组)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学习践行印证传播圣贤文化,知行合一。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当下的快乐。如果只有私欲,便是被私欲控制。我们心中有他人,灵台、灵沼麋鹿鱼鳖同在,与民同乐,才能真正的快乐。
越给越有,当自己帮助到更多人时,感受到内心越来越有力量,体会到快乐学习轻松担当,每一件事情的经历都教会我们点什么,比如领悟智慧,比如耐心,比如转念。就一个极其细微的瞬间转发就能完成的事,三番五次考验着我的耐心。哈哈,一次次引领我启智增慧。最后我向这位家人说到,我们需要您的助力,为我们当下的这个环节画上圆满的句号,开启下一个环节有意义的践行体悟之旅。最后达到圆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历练,磨炼了我的耐心,体会到接纳是一道鸿沟,真正跨越了这个坎儿,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发展。自己成长了,会更好的利益到更多人。
我们可以表达情绪,避免情绪的表达。比起拥有健康的身体、心里的健康,其他的我们都坦然接纳,让孩子身体、灵魂的自由。真正的允许孩子做自己,成为自己。当我们对他人有所控制,实则需要提升内在的自信。相信我们浸润在圣贤文化的智慧里,潜移默化感受的心灵品质的进步提升。
聆听自己的点评责善音频,一直处在觉察中,感受到最大的进步就是心态越来越稳定。我们给不到他人自己没有的东西。当自己内心静定了,相信透过我们的声音,传递出一份基于内心深处源自于根部的自信与通透。
曾经一个“柔”字让我付出了几年的时间,细细品慢慢悟;如今一个“觉”字,引发我向内深挖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