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椿白皮,主治:湿热泻痢、赤白带下、崩漏经多,便血
【品种来源】
作为商品名的椿白皮药材来源有二,香椿(Toona sinensis (A.Juss.) Roem.),属楝科植物,又名猪椿、红椿、春阳树、春菜树、椿芽树、白椿、香树。中医用椿叶、椿白皮、香椿子作为药材入药;另一为樗白皮,《中国药典》(一部)(一九九五年版)收载的椿皮就是樗白皮,即苦木科植物臭椿(樗树)(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 的的干燥根皮或干皮。落叶乔木。主产浙江、河北、湖北、江苏。春、秋季剥取根皮或干皮,刮去或不去粗皮,晒干。
香椿和臭椿(樗)为两种不同科属的植物,而在历代本草中常合并叙述,两者功用大体相同,目前使用较广者为樗白皮,仅在陕西、四川、湖北、贵州等地使用香椿皮或二者兼用。
本品始载于《唐本草》,苏敬曰:"椿、樗二树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实为别也。"苏颂曰:"二木南北皆有之,表干大抵相类,但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樗木疏而气臭"。李时珍谓:"椿、樗、栲,乃一木三种也。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而甘可茹。樗木皮粗肌虚而白,其叶臭恶,…。椿樗木皮、根皮,并刮去粗皮,阴干,临时切焙入用。…但以樗根尤良"。可见古时所用椿皮系指香椿和臭椿二种植物的根皮或干皮,而以臭椿皮好。目前我国市场上除少数地区用香椿皮外,大多用樗皮作椿皮作。
【性味归经】
苦、涩,寒。归大肠、肝经。
【功效】
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
【主治】
用于湿热泻痢,久泻久痢。本品清热燥湿,收涩止泻,常与地榆同用;治久泻久痢,每与诃子,母丁香同用。
用于赤白带下。本品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故可用治湿热下注,带脉失约,赤白带下,常与黄柏同用,如木云树根丸。
用于崩漏经多,便血痔血。本品清热燥湿,收敛止血,故可用治血热崩漏,月经过多,常与黄柏、黄芩、白芍、龟板等同用;《圣慧方》以本品配鸡冠花为丸,黄苠煎汤下,治便血体虚者;《证治准绳》方,单用本品研末,醋糊为丸,治痔漏下血。
此外,本品还有杀虫的功效,内服治蛔虫腹痛,外洗治疥癣瘙痒。
【文献别录】
《新修本草》:「椿木叶,味苦有毒,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调之。皮主疳匿。」
《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匿…下血。」
《证类本草》引孟洗云:「又女子崩及产后血不止,月信来多…亦止赤带下…疗小儿疳痢。」
【用法用量】
煎服。外用适量。
【注意禁忌】
椿白皮,脾胃虚寒者慎用。
【炮制储藏】
净制:洗净(《药典85》)。
切制:洗净,润透,切丝或段,干燥(《药典85》)。切厚片(《规范》)。
炮炙:
麸制:取麸皮,撒在热锅内,加热至冒烟时,加入椿皮丝,迅速翻动,炒至徽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椿皮丝100kg,用麸皮10kg(《规范》)。
炒制:取椿皮丝或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呈黄色,取出放凉(《规范》)。
醋制:取椿皮丝或片,加入米醋拌匀,稍切,置锅内,用文火炙炒至表面呈黄色时,取出,放凉。每椿皮丝或片100kg,用米醋20kg(《规范》)。
制炭:取椿皮丝,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黑褐色为度,喷洒凉水适量,灭尽火星,取出,焖一夜(《辽宁》)。
蜜制:
先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沸,倒入椿皮丝,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椿皮丝500g,用炼熟蜂蜜90g(《河南》)。
取净椿皮片,置锅中用文火炒至 温热,加入已炼好的嫩蜜,勤翻动使蜜润药均匀,炒至外表呈现黄色,取出晾凉,以不粘手为度。每椿皮1kg,用炼蜜100g(《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