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记之毛蛋的诱惑
小时候,很多人家都养鹅。养上七八只,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养鹅的数量取决于孵化鹅蛋数量及鹅雏出壳率。那些孵化二十多天死于壳内的胚胎,俗称毛蛋,用水煮或埋在火堆中烤,味道别具一格。

有时毛蛋特别多,父母把它们放锅里煮,煮熟后去壳摘毛,掰成小块,放锅中煎炒,那味道甭提多美了。
阿发看着小伙伴们津津有味地吃毛蛋,他也想吃。只是,他一见那没孵化完全的小鹅胚胎就恶心、想吐,终未如愿。

多年后,外出打工,在街头看见串成串儿的毛蛋,用炭火烤熟,味道不逊于小时吃过的毛蛋。街头的毛蛋并不常见,吃一次是奢望,吃两次是愿望,要是吃上三次、四次,那是希望。

有人说街边摊位不卫生,容易吃坏肚子,这点我感触颇深。第一次吃凉皮,就是在路边摊位吃的。吃完不久,一小时上了三次厕所。以后再也不吃凉皮了。
凉皮不吃,毛蛋可不能不吃。遇到卖毛蛋的,我见一次吃一次,吃一次想一次,决不走空。美味的诱惑力可见一斑。

毛蛋也有没形成胚胎的,我们称之为实蛋。实蛋其实是没受精过的鹅蛋,经过多日孵化后,蛋内发生变化。煮熟后,蛋黄颜色淡一些,味道发生微妙变化;蛋清变硬,有嚼头,口感很好。
还有一种没有形成胚胎的蛋,蛋黄蛋清混在一起,经过孵化后,变得臭烘烘的,表面看不出来。一旦用水煮或用火烤,会噗呲一下,崩出一部分,粘在外壳上。颜色微黄,略臭。吃过很多回,身体未有不适。
听专家说,毛蛋大肠杆菌严重超标,不卫生。要我说,熟毛蛋经过高温杀菌,大肠杆菌早受不了折磨,剖腹自杀了,完全不必担心卫生问题。

有人说,吃毛蛋壮力,就是增长力气。我姑且疑之,姑且食之。反正我不想像楚霸王项羽一样,力能举鼎。能举鼎又如何?还不是被刘邦干掉了。

再说,举鼎太危险,那个秦武王淫荡,抱歉,是嬴荡,他就是在举鼎时把自己砸伤,不治而亡。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幸亏我买不起大鼎。不知万能的淘宝有没有卖的。
一晃三年多没吃毛蛋了,不知何时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