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问为什么的人都过得很好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凡事要多问个为什么?
认同这句话的人,往往也相信另一句话就是,学习多问个为什么会进步很快。
我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事情不同,同一件事情看法也不一样,多问个为什么,这没什么。
但是,总是爱问为什么的人会发现,生活中那些不喜欢问为什么的人往往过得更好,也更招人喜欢。
怎么会这样呢?
1.不常问为什么的人,都很自律,很愿意主动成长。
脱口秀表演者黄西,《是真的吗》节目的主持人。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收获了无数观众的认可。舞台上的他有多耀眼,背后的他就有多自律。
著名的主持人杨澜曾这样评价过黄西:“第一次见到黄西的时候,感觉他是一位有些木讷的理工男。”
的确,在黄西人生的前二三十年里,他内向、自卑、刻板。他留给别人的印象是,戴着一幅眼镜,穿着一件白褂,一板一眼的做着实验,很少说话。
为了改变旁人对自己的看法,黄西开始练习脱口秀,当他把自己辛苦创作的段子说给周围的朋友听时,大家根本不笑。他没有放弃。他下定决心,白天工作,晚上到俱乐部去说脱口秀。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坚持练习。当遭人讽刺,挖苦,甚至家人的反对,都没有动摇他练习的决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青云直上。
39岁被邀请到美国节目《大卫.莱特曼秀》上演脱口秀。
40岁作为唯一受邀的华裔,在美国电视记者年会上,表演15分钟的脱口秀。
自此,他在业内名声大噪,机会也纷纷向他咂来。
43岁担任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的主持人。
44岁与崔永元在东方卫视春节晚会上演脱口秀。
45岁黄西举行全球巡演中文脱口秀,巡演还登陆日本美国等国家。
成名后,要保持足够的生命力才能走的更久。黄老师直言,必须多写。脱口秀的七八年,他也有写不出的时候,怎么办?逼自己写。
黄老师说过,尤其是在参加白宫记者会之前,他写不出来。他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自己钻进咖啡馆里写。
用他的话讲:必须得对自己狠点,不然观众会对你更狠。
2.不常问为什么的人,执行力都很强。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看到别人的文章说到自己心坎上了,便下定决心要学习写作。信心满满的报了名后,一周都没坚持下去,接下来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没时间,孩子没人带,课程不好等等
这些都成了自己不及时听课,按时打卡,及时反馈的证明。
一翻操作下来,那些同期进入的小伙伴,听话照做,用心思考,都拿到了结果,并被老师赏识。
综观这两种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质,爱思考,会动脑,问的少,做的多。你认同吗?
大道相通,只要善于思考,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我们的自身价值提高了,生活过的好也在情理之中了。
只要用心,世界都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