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志虑心物》之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0612/8ea640a69e380a33.jpg)
题外话:许久没有更新简书了,在家的生活可谓是千篇一律来,但唯一不同的是,每一天我都在阅读。不是坚持阅读,是阅读。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常常在朋友圈或空间分享自己对某章某篇只言片语的读书感悟和句子分享,每到这时,朋友就会说:“这本书还不错,等我有时间了就去看看。”或者,这两天没时间读书,以后闲下来了再读。
于我看来,一般说等我什么时候再看这本书或做这件事的人,往往是不会去做了。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如今许多年轻人的大部分休闲时间都用在宅家里追剧、看综艺、打游戏了,我也不是说不支持,因为我也看剧(因为专业缘故通常看美剧)、看综艺(这个极少,但最近在看金星秀或国外的脱口秀)和打游戏(在家里通常每天花半小时左右,如果我心情非常不好很愤怒的时候,会打得久一点。如果我不在家,在学校呢,一般就是去球场,不会选择打游戏了)。但有时候,我感觉大部分年轻人有些舍本逐末了,那就是选择了让人太过于轻松舒适的休闲,而忽视了日常的学习积累。比如,我常常分享读书感悟,朋友会说我每天在学习,但对于我来说,阅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不算是学习,只有为了某种技能或考试进行系统看书或训练的时候才算是学习。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挺有觉悟的,这篇文章也很有意思。所谓的愚民政策仅限于以前多数劳苦大众没有机会学习或进学堂的时代,但如今为什么还会有人被洗脑被蒙蔽呢,除了教育这个发展不均衡之外,我想与某些宣传也相关。
比如,对于政治,基本都说莫谈政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生活中哪一件事情不会有政治呢?就像以前老师说,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有数学有物理,其实也处处有政治啊。
就像读书人偷书能叫偷吗?叫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0612/da75f8dbb31b05bb.jpg)
学院有高手,民间也有高手。如果能做到尊重每一个人,那会有更多发现。比如,你读了一篇讲了人生哲理的书觉得好有道理,但当你倾听一位老人的话,或与其进行深刻交谈时,可能会发现这人生哲理是一样的还更让你觉得深刻。
因为,一个平民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那么深刻的东西呢?其实,只要你有心常思考就会发现。或许与老人交谈的过程中就是在学习一种通俗化的人生哲理。
既然都是人生哲理,还有什么高贵与不高贵之分呢?于此如是,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不也如是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0612/5955f4673e5ed969.jpg)
不过我们都是俗人,以貌取人的俗人。
见贤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