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杂文小品

你朋友圈烟火味太浓

2021-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选择面对

记得几年前,我刚玩微信时,有个小年青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的朋友圈烟火味太浓,一点都不高雅,淡然,高级脱俗。

小年青正是“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年纪,希望生活是诗般美妙高雅。

感谢他对我有这样的期望,可惜,我本就俗人一个,极其喜爱烟火浓浓的味道。

还记得当年有个刚毕业的美丽姑娘,问我能不能推荐点书给她看。

我不具备给人推荐书的能力。看书这事,如同吃饭一样,口味各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但人家既然问,又不能故作高深。我就问她,看书的目的?

姑娘很爽朗一笑说,发朋友圈装逼可以吗?显得有些才情,尤其是偶尔能蹦出一两句高大上的诗词。

姑娘的坦诚,让我佩服。

看书或者刷剧的时候会想,一个人得有多少烟火气才算合适?烟火少了,终日高飘于世俗之上,与外界隔开来,不合流,最后可能走进孤芳自赏。烟火味多了,张口闭口都是鸡零狗碎的闲事,也难免会渐渐油腻无比。

记得有人说过,在历史里一个诗人似乎是神圣的,但是一个诗人在隔壁便是个笑话。

通常我们会为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而倾倒,他们洒脱不凡,潇洒不群,超然自得,饮酒享乐,放浪形骸。但可能忽视的是,他们身上藏着人生的忧虑,惊恐,情感矛盾复杂,他们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

人愿意看高雅,漂亮,神圣,美好,却不接受,忍受不了美丽也会有烟火气。一如当年李敖想不到胡茵梦也会去厕所便秘一样 。

这多少也有点距离产生美的意思。

年青时,大概每个人都会有如黛玉一样的感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心里眼里全是诗一样的美,高雅,受不了生活的琐屑。

只是年岁渐长,人渐渐就煎熬成为一颗煮熟了的蛋,烟火味就多了起来。于是,诗的感觉便从窗子逃跑,散文的感觉便名正言顺地从大门进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