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

数据与判断和决策的辩证关系

2018-01-15  本文已影响54人  独立自主女汉子Cynthia
数据与判断和决策的辩证关系

用数据和科学逻辑算法去尽可能的消除主观判断带来的弊端。

是人,就会做主观的判断和决定,这些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所接受的教育,工作经验等等都密不可分。在当今数据爆炸的环境之下,很多人拿大数据说话。其实,很多结果可以被Manipulate的,看如何取数据,拿哪些数据,用何种算法。中国人又是最聪明的一类人,很多时候会从结果去推过程,来去佐证自己论点的正确。

回想一下,其实预算的制定及拆解,业绩的考核,招人的薪酬建议(新老员工平衡或者沟通问题),论文的论述,都可能会是这样的过程。 这些的出发点,很多都是从我想要实现什么,或者达到什么目标出发,再到,如何去证明我的合理性,以便去说服别人支持我的观点,愿意心悦诚服地去接受,去努力。当然, 也可以采取强硬手段,top down下去,看领导风格。论文不能这样,只能要去找相关数据,做模型,去论证自己的假设。

说到这个问题,主要是最近一直在围绕这几件事搞脑子。其实,对于预算的拆解,之前做过很多,预算的制定做了两年,也算是有点小经验。首先往年的大数据是基础,还有就是如何融合seasonality,大的经济形势,公司的战略发展路径等等,都可以作为数据逻辑公式的重要组成因素,客户的tender,我们的销售采购策略,也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调整清楚,去来支持预算的流程。但是,其实最最主要的还是老板想要做多少,ambition有多大。这些是个数字游戏,可是,真正要达成,那还要看相应的策略是否合理,如何配套,人员的执行力到什么程度,创新支持是否真的能改变现状等等。

而HR相关的,人员定薪,市场上有很多数据买,关键看你是否能找到合适匹配的行业,职位去做比对。用大行业,还是细分行业,用岗位职能还是其他。最重要的还是看结果,做的再漂亮的分析,招不到人都是白费,说明整个的策略有问题。当然,这不是简单的薪酬的问题,还有公司的知名度,安全感,发展机会,性价比,行业发展等多因素的考虑结果。不断根据实际状况去调整,找到适配的数据,才是有效的论据。而业绩考核或者年终评定,要相对容易的多。因为很多是可以数据化的,客观的数字,当然也要看预算制定的合理和认知度了。评定中必定会有主观因素,比如,上级评价,value, leadership, potential等方面。这些之前我个人的做法,会去收集不同人的comments,比如下属, peers,上级,跨部门,跨层级的一些建议,来去尽量做到客观性。我个人不喜欢太多的surprise,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日常的定期沟通可以减少surprise的产生。而Surprise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沟通的不顺畅。

数据是多样的,可以是数字化的东西,也可以是文字化的案例。在大数据的年代,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数据,不管是文字的还是数字的。关键我们是否能在纷杂的数据海洋中找到合适的,并用有效的方法,逻辑去关联在一起,用科学的模型去论证他,再配上优化的流程,完美的沟通,那结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任何一点不到位,都有可能让结果打折扣。这些综合的运用是有效去让主观客观化的途径,也是让我们可以更好的预测,应用,达成目标的手段。

人性就是很复杂的一个系统,完全客观不现实,只能做到相对客观。不管是商业活动还是人与人的沟通,都是对人性的把控。数据的运用和沟通技巧都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人,引导人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前进。论文也如此,只要能论证自己的观点,让导师认为有道理,是不是也就成功了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