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创作的再思考
散文写作门槛低,在自媒体时代,似乎人人都能写作散文。然而,散文易学难工,要写出深刻性和情味来,就不那么容易。
本人写作大半辈子,多写散文,对散文写作有点体味,然所写多为应景的千字文,或即兴的抒情文,或小随笔,在主题的深度开掘和厚度上尚有欠缺。前段时间硬啃了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的《散文的常道》一书,近又参加了《飞天》名刊名家平凉改稿会暨文学骨干研修班。谢有顺书中阐述的,改稿会上老师讲的,我自己参悟到的,就有了我对散文创作的再认识。
之一,散文中必须有“我”。散文是一种最具个人色彩的文体,表现的是作者独特的发现和生命感悟。作家红孩说过,“散文是说我的世界,小说是我说的世界。”散文无“我”则无魂。余光中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应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所以,在我看来,那种没有自我注入和灵魂叙事的散文,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散文。世界千差万别,个人千人千面,散文的面目只有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才有独创价值和审美。那种被人惯写嚼烂了的题材,那种遮蔽生命独特体验的公共词语,那种令人生厌的“假、大、空”,已决不是现代散文的脸面和内涵。那种内心的呢喃和灵魂的独白才是“自我”的,感人的。
之二,散文选材的现代性。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抒情早已过时了,故乡的炊烟呀,故乡的小河啦……家乡或故乡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哪些阵痛和隐忧,“我”审视乡土的新发现和哲学思考是什么,这才是乡土散文所要表达的。散文要追问世界、人生和生命,只有追问存在,追问日常生活的意义,散文才具现代性和深刻性。
之三,散文要善于用细节表现人物和事件。那种宏大的叙事绝不会感人,细节从何处来?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感知。如何把散文写得生动感人?打开感官,让你的所有感官参与这个世界,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充分感知,然后捕捉细节,精妙描写。
之四,散文是要做“减法”的。我最不喜欢那种老套的游记写法,某月某日几点几分,在哪吃饭,乘的什么车,先到哪看的什么景,再又去哪怎么游,记述中全没有作者的发现和洞见,与一架摄像机何异?我觉得人邻的写法值得借鉴,他的散文有意忽略全方位的“描述”,而强调在散文创作文法实验中片断化的印象及其拼贴,以及“减负”的为文之道,让我们直抵事物的核心。
之四,散文贵在“真诚”。索尔仁尼琴涚:“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份量还重。”散文越真实越好。真情实感是散文的生命,让内心的声音呈现,把自己的灵魂晒出,做到不矫情,不虚饰,不作态,不卖弄,才能写出好散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散发魅力。
之五,自然书写,直抒性灵。摒弃发表获奖、出名成家之妄念,你经历了什么,感悟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内心的真情实感很自然的表达出来,就象和邻居或朋友聊天一样,写“大白话”、“平常话”,也不在乎如何刻意布局谋篇,如何词藻华丽。如苏东坡所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我的体会,越放得开,越写得轻松自然,不经意间写出,说不定在读者看来还是一篇美文哩。这方面可读读汪曾祺的散文随笔。
2022年7月7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