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
“不过我得记住一点,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这是《老人与海》里经典句子,相信看过的朋友,一定会印象深刻。
靠捕鱼为生的老人,叫圣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生活陷入困境。
一个叫曼诺林的孩子,五岁便和他出海,成了忘年交。他父母见老人数日空船而归,觉得老人走了霉运 ,于是不再让他和他同行。
虽然孩子不再和他一起出海。但老人的困境让孩子很是担心。
他尽可能的给老人送去温暖,陪老人说话,给老人弄些简单的食物。同时,老人的乐观也带给他一种信念,哪怕再难,也要有一种打不倒的精神。
虽然不能一起出海,但老人一直是孩子的闹钟。老人每天出海,依然是孩子陪同,和他一起抬船,把它溜进水中。然后说声“好运!”
果然,第85天,好运来了。老人感觉钓到大鱼,只是鱼太大,大到他只能和它暗地里较量。
两天两夜,老人在和这个看不见的朋友,独自飘荡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他们一直对峙着,谁拿谁也没有办法。
老人,在漫无天际的大海中,除了海鸟,除了漂泊的船,除了勒着他的背和手都血流不止的钓绳,他一无所有。
只在出海前,喝了孩子给赊的咖啡。现在船上只有一瓶水。他为了保持体力和敌人战斗,他把钓上来的金枪鱼,剖膛去肚吃了起来。
他自言自语,和鱼儿对话,和小鸟对话,和看不见的,拖着他行走的大鱼,那个即是朋友又是敌人的猎物对话。
在两天两夜里,他不断的想起那个孩子,希望他在自己身边就好了。
老人,面对无边的孤独,总是充满坚韧的力量。尽管已经年迈,但深陷肌肉的钓绳,把他背和手都勒出道道血痕。
“情况还凑合,”他说,“这点疼痛对一条汉子来说,算不上什么。”
当看到力气耗尽,出现在海面上的那条大马林鱼时。他也同样疲惫不堪,时时眩晕。
他在和大马林鱼搏斗,同时也在和自己的体力抗衡。
他必须打起精神 ,不能被打败。他告诉自己:“要沉着,要有力,老头儿。”
在快要晕倒时,他给自己加油,要熬下去!
一个“熬"字,道出了当时处境的艰难。一个“熬”字,看到老人坚硬的形象,咬牙坚持的决心。
老人拼尽全力,和鱼的比赛终于有了结果,老人胜出。
他赢的不仅仅是那条和他较劲的鱼,更多的是对自己坚持到底的满意。
他看到那条庞大的大马林鱼时,恍惚觉得是一场梦。可低头看看双手,再感受一下脊背 ,就知道这是确实发生的事了。
老人把鱼绑在船身,和它一起打道回府。老人心里预算着,这条不止1500磅重的鱼,说不定还会让他发一笔小财呢。
回程时,麻烦又来了。大马林鱼的血,引来了喜好血腥气的鲨鱼。
于是各种鲨鱼前卜后继,来撕咬大马林鱼的肉身。老人看到鱼肉被撕,一点点消失,他心疼无比。
他拿起鱼叉和鲨鱼斗,鱼叉被鲨鱼带走。又用刀子绑在桨上,朝鲨鱼扎去,当刀刃断裂,被留在鲨鱼的脑袋里时。他只能用船上的仅有的棍棒和舵把来敲打最后的一条鲨鱼。
鲨鱼走了,心爱的大马林鱼的肉身,也只剩下骨架,令他不忍看去。此时,他已经看见沿岸滨海的灯光了。
他终于回家了。一个人走的太远,筋疲力尽,只带回一根让人围观的鱼的残骸。
他觉得自己败了。一直在哭的孩子说:“它没有打败你,那条鱼可没有。”
孩子决定和老人出海 ,他要学许多东西。老人睡去,梦见狮子。那个孩子一直守在身旁。
孩子是老人的希望,老人是孩子的榜样。他们在困境里,互相鼓励,彼此温暖,演绎人性的美好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