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目的和愿望的背离?

2022-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渡峰情感

教育中,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目的和愿望的背离?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往往只关注自己说了些什么,没关注自己话语表象之下的潜台词是什么。潜台词虽然无声无息,甚至难以被人意识到,却是真正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部分。

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把玩具弄坏了,会说“你不爱惜玩具,就送给别的小朋友玩吧。”且不说“爱惜玩具”的要求本身就是错误的,什么是爱惜,让那个玩具总是干干净净地放在那里就是爱惜?被孩子拆卸了就是不爱惜?

更糟糕的是,这样说会让孩子觉得别的小朋友玩这个玩具就是对他自己权利的剥夺,自己玩和别的小朋友玩两者是对立的,所以他会拒绝分享玩具,并且对“别的小朋友”产生排斥和敌意。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能会责怪孩子不懂得分享,却不知是自己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自私。

错误的潜台词,在学习问题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好奇是人的天性,人天生都是爱学习的;责任感也是人的天性,依正常天性,没有人会主动放弃自己的责任。学习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兴趣,二是责任感,其实这两样东西孩子都有。

只要不被一再地破坏,孩子都会很自然地对学习怀有兴趣和责任感。希望孩子爱学习,也几乎是所有家长的愿望。错误的学习管理并非指其目标,而是方式方法,即方法中隐藏的潜台词错了。从学校来看,老师的影响很大。比如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入学不久就和同学打了一架,老师如果说“和同学打架,罚抄课文三篇”,那么基本可以肯定,这个小男孩很快会对学习有逆反情绪。

因为老师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作业是刑具,可以用来惩罚你。我们怎么能指望一个孩子去喜欢一种“刑具”呢?作业就是这样开始在一些孩子眼中变得恐怖和令人厌恶的。我认识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对写作业简直是深恶痛绝。这个恶果,完全是妈妈不断地用潜台词造成的。

比如她经常说:“你已经欠数学老师三次作业了,还欠着英语老师两次作业。”——她分明在告诉孩子,作业是别人的事,不是你的,你写作业是在为老师写,你在给老师打工。在这样的语境下成长,孩子怎么可能对学习感兴趣呢?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些怪异的潜台词,根本原因是成年人内心的虚伪。

许多老师在言语中要求孩子们要热爱学习,可是自己在潜意识中认为学习是苦的,所以才会在话语中用潜台词不断提醒孩子,学习是苦的,是不好的。这种潜台词,孩子们听得懂。比如凡是那些勤奋地动着嘴,经常对孩子说“先写作业,然后才能玩”的家长,他们到头来基本上都失望了,因为他们的潜台词错了。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玩耍要给作业让路,所以作业是任务、是工作;凡事最好先苦后甜,所以作业是苦的,玩耍是甜的。既然作业是很苦的任务,孩子能喜欢吗?你经常这样说,是不是恰好把孩子引导到了你初衷的反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