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乡愁之——故乡的刺槐树
故乡的刺槐树
丁建设
淮北农村曾有过数不清的刺槐树,望不尽的刺槐林。那挺拔伟岸的刺槐树像一个个威武的哨兵,不论严寒酷暑,都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那浓密的刺槐林像天然的屏障,遮挡着高低起伏的山岗、蜿蜒曲折的河堤,保护着人们赖以生存的万顷良田。
寻觅乡愁之——故乡的刺槐树刺槐,又称洋槐,温带落叶乔木。原生于北美洲,18世纪开始传入我国青岛,后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广为栽植。与国槐相比,刺槐不仅木质坚硬,树干挺直高大,而且生长较快,是比较受人欢迎的绿化树种。我的故乡淮北地区的刺槐树主要被用作低山丘陵地带的绿化及沟河堤坝的林网建设,有着很好的农田防护功能。一些村庄也把刺槐用于“四旁”植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地区建筑及矿山工程用材的需要。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国家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建设时期,刺槐树的作用得到了最大化的彰显。从煤矿井下的坑道作业,到大马路上的大车、马车、平板车。从耕地用的木犁,到百姓家里的桌椅、板凳,哪一样都离不开刺槐这一硬料。除此之外,刺槐全身是宝,各种用途更是数不胜数。
寻觅乡愁之——故乡的刺槐树刺槐从春天萌芽期开始,便吸引了人们好奇的目光,那鹅黄嫩绿的树芽看上去毛茸茸的,不仅十分讨人喜爱,而且还可以食用。只需用手把它轻轻地抺下来,用热水淖一下,加上些许大蒜、姜沫,再拌上盐、醋等佐料,就是一道非常难得的下酒菜。虽然吃起来略有苦涩,但营养丰富,且对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疗效。进入四、五月份,洁白的槐花相继盛开,满山遍野以及房前屋后便清香阵阵,落英缤纷。尤其是那含苞未开的小花苞挂在树梢的万绿丛中,不仅养眼,还是食客们舌尖上难以抵挡的诱惑。无论是面蒸槐花、蛋炒槐花,还是一碗汆上鸡蛋的槐花汤,都会让你垂诞欲滴,欲罢不能。槐花飘香的日子,正是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季节,刺槐花的出现有如雪中送炭,在关键时刻可是救过人命,立过大功的!因此,淮北人对刺槐花的感情总是一往情深。
寻觅乡愁之——故乡的刺槐树在“宿州八景”之一的镇头寺,有位口碑不错的养蜂人,据说他的蜂蜜从不掺假,童叟无欺。若问他什么蜂蜜最好,他会很专业地告诉你,他那里枣花蜜、油菜花蜜、荆枝花蜜都有,但相比之下,刺槐花蜜堪称蜂蜜中的极品,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也是最优的。
寻觅乡愁之——故乡的刺槐树刺槐叶不仅是很好的动物饲料,而且还应该是一种不错的工业原料,不然供销社是不会大量收购的。以前每到暑假,我们便跟着大人们一起到山前山后去捋刺槐叶,晒干后装进白布做的大口袋里,用平板车拉着去供销社出售,卖的钱就能买一双运动鞋或添一件像样的新衣裳了。
寻觅乡愁之——故乡的刺槐树刺槐条子因为长满毒刺,是群众家里保护菜园子不被糟蹋的必备栅栏。而洋槐棍则是锹杠、锨杠和锤柄、斧头柄的好材料。不仅光滑、坚硬,而且有弹力、韧性强。刺槐树材质虽好,但并不十分受小木匠们的青睐。因为它的坚硬,无论是砍、凿、锯、刨还是开隼、打眼儿,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有时候震得双手开裂,甚至流出血来,还要挨师傅的责骂。
寻觅乡愁之——故乡的刺槐树刺槐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繁殖能力极强,往往是栽一棵串一窝。因而所有的刺槐林下面都是密不透风的刺槐棵子,厚厚的树叶落在树下,不仅涵养了水分,而且也为刺槐的生长攒足了养分。每逢梅雨季节,刺槐林里便会生出成块成片的地皮(地耳)来,因为有刺,树林里成了净土,所以雨后生成的地皮,既鲜嫩又干净。每到此时人们便全家出动,满山遍野地去淘“宝”。
寻觅乡愁之——故乡的刺槐树责任制以后,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山里的刺槐林被改造成了生长庄稼的梯田,家前屋后的刺槐树不知何时大都换成了更为速生的意杨树,但意杨产生的絮状飘浮物已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不少人变得怜香惜玉,多愁善感起来,又想起了曾经挺拔伟岸的刺槐树,遮天蔽日的刺槐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