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行动

2023-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漫谈慢活

一次培训,老师讲到一句话:行动胜于完美。说的很好,我也很认同。不过是在自己没有外部的一些约束之后会自动变得懒惰一点。上级不在时,就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说要做的事情没有人在现场盯着自己,会变得更自由一些。而在我自己的大脑中,对于自由的定义,也许就是可以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更严谨的说法,应该是可以选择不干什么。对于我自己来说,上班的意义其实是不大会认真去考虑的。就是每天按时来,自己认为事情做得差不多了,抬着自己的双脚就走。第二天准时又开始一轮新的轮回。偶尔有那么一些时间,会想一想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赚钱、拿工资、晋升更高的职位,好像这些都是努力工作、找到工作窍门之后得到的东西。工作的意义确实没去想太多,所以当压力没有那么大的时候,孤独感、焦虑感很容易找上门来。没有了行动,大脑自动运转起来时,就会冒出许多缥缈的想法,思绪飞来飞去,终究找不到一个停靠的地方。我们需要行动,哪怕只是假装在干活。

行动的前提是我们掌握了一定的行动信息,催促我们要做出一些行为来。如果没那些手机里的信息、别人给我们提供的邮件、报告、文件,很难让大脑给出指令行动。要不然就是机械地重复前一天的过程,要不然就是大脑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不成章法。从行动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基于这个行动做出了什么样的思考,有没有真正地思考过。

上午去拜访一位项目的关键人,谈到自己的工作现状时,说到自己目前的资源不足,政策限制,都是要解决的问题。好在他自己已经处于高位,再往上去已经没有了可以诉苦、抱怨的地方,就在和自己关系不大的朋友间会说上两句。说完依然要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一旦说自己如何困难、问题如何难以解决时,无意识间已经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解脱的借口,通过别人的聆听强化自己的这种认识,从别人的反馈中找到认可的证据。依然是不利于具体行动的。

现在就是在实践每天写一点文字,主题是什么不重要、写成什么样子不重要,行动就是写一点。

坏习惯清单继续执行


走路看手机有改善了,继续。

身份认同强化


阅读者(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看完5或者10页),这个时间要利用起来。

学习者(完成两个专栏)。

写作者(完成)。

跑者(完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