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写作人4:如何写文章
对于我来说,写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一直在寻找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好像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但我又为什么要谈论写作这个话题,我觉得并不难理解,因为我希望把自己对写作的看法记录下来,慢慢去完善它。
也许现在的自己,写作还显稚嫩,但我会努力,让写作成为自己的一种能力。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作为写作人,我们如何去写文章?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篇文章里有什么,怎样才算一篇完整的文章。
我认为,一篇文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确定主题。
第二:构建大纲。
第三:积累素材。
如果把文章看成是一个人的话,那么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大纲是文章的骨架,素材是文章的血肉。
主题、大纲、素材齐全了,文章也就基本成型了。
下面我将结合这三个观点进行阐述,分析一下文章的形成过程。
一、确立主题
写作,无非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1.主题的含义
主题是什么,就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是写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中心思想。
简单地说,主题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2.主题的作用
我先说一个重要的观点:标题是从主题中提炼出来的。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到标题,通常我们就能清楚明白,文章要讲什么内容,可以这么说,文章标题和主题通常是等同的。
主题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了主题,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读完,就能知道讲的是什么。
如果主题不明确,文章就像失去灵魂一般,零零散散,不知重点,不知所云,读完只会觉得乱糟糟,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
主题是文章的立意所在,文章都应该围绕主题展开,主题也是文章灵魂之所在,也是贯穿整个文章的中心,这一部分至关重要,不可马虎。
3.确立主题
一篇文章确立了主题,或者核心话题,我们文章就有了灵魂,如何让这个灵魂有趣,就需要我们去细心打磨。
确定主题是第一步,这一步至关重要,主题选不好,或者比较偏门,就很难吸引到读者。
就如我写的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如何写文章,整篇文章都围绕这个点在阐述,先不谈文章写的如何,至少我可以确定一点,这篇文章未脱离主题。
4.举例说明
下面以我这篇文章为例,我进行说明。
我这篇文章标题是《我是写作人4:如何写文章》。
为什么叫我是写作人4,因为我在前面已经写过三篇写作人的文章,所以文章标题中加了这个前缀,打算写成一个系列,以后可能还有写作人5,写作人6等等。
那么我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或者说主题是什么,其实就是如何写文章。
这篇文章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主题有了,标题其实也就有了,我们再确定大纲、添加素材,这三个步骤完成了,文章也就写成了,如何写文章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构建大纲
有了主题只是基础,我们还需要有个大纲,大纲是什么,就是文章的整体骨架,也是一篇文章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1.大纲的含义
大纲是文章的骨架,是文章的结构,是文章行文脉络,是我们写作时重要的灵感来源,也是我们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
我们的所有思想都在这样的框架下发散开来,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想象,我们的情感等等都依托于这样的结构,我们的素材也只有在这样的框架下,才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在这样的骨架下,我们才能更好的运用素材反映我们的中心思想。
2.大纲的作用
大纲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是支撑一篇文章脉络的关键,大纲里也包含了文章的结构,每个段落层次分明,观点明确,整体感觉也会更加美观。
没有大纲,一篇文章就像没了骨架,那也就没有了支撑点,很容易变形,不管从美观上还是内容上,都会差一个档次。
有了大纲,我们思路会很清晰,写出的文章也更有层次感,这样的文章才容易吸引到读者。
大纲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大纲的框架里,我们才能做到总领全局,才能有的放矢,无论我们的思路如何拓展,我们的思路都不会偏离,更不会出现离题万里的情况。
无论我们添加了多少素材,脑海中呈现出多少想法,这些都只会成为大纲这个骨架下的养料,让我们的文章更加有血有肉。
好的写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写作骨架,这是他们写作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提炼出来的精华,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所以,写文章,最好构思好自己的大纲,这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值得我们发大力气去琢磨思考。
3.如何学写大纲
我们可以找一些比较好的文章进行拆解,提炼出文章的主题,大纲,通常好的文章都会提炼出各个段落的核心观点,这些核心观点罗列出来,其实就是文章的大纲。
即使作者没有提炼出观点,我们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加以总结,同样能得到一篇文章的大纲,这个过程其实与写文章正好相反,写文章是向大纲里添加素材,而从文章中提取大纲,其实就是将一些不影响中心思想的枝丫删除,直到删无可删了,也就得到了我们需要的大纲。
如果想要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也可以将我们得到的大纲进行扩充,添加我们自己的素材,重新写成一篇文章,再和我们找来的这篇优秀的文章比较,看看自己哪些方面不如别人,这样的感受可能更深一些,也更容易进步。
4.举例说明
我这篇文章的大纲其实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三个观点,即1.确立主题,2.构建大纲,3.积累素材。
整篇文章都在围绕这三个观点在阐述。
在这个框架下,我可以在里面填充素材,不断完善我的文章。
三、积累素材
1.素材的含义
简单来说,就是填充进大纲中的那部分内容。
举例来说,比如诗歌,故事,名人名言,名山大川等等都是我们常用到的素材。
说白了,就是我们已经准备好的各种内容,只不过,这些内容是不能够直接照搬进我们的文章里的,我们需要按照我们的大纲进行布局,将要用到的素材进行归纳和整理,然后,合理的安排在我们的文章里。
2.素材的作用
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丰富,我们的文章才能慢慢丰满起来,素材越经典,越漂亮,越能够论证我们的观点。
人没有了血肉干巴巴的,文章没了血肉会显得枯燥无味。
好的素材是文章的一大亮点,用好素材,可以提升文章的质量。
3.怎样积累素材
要想让文章变得生动有趣,离不开好的素材。
素材哪里来,一方面来自于我们的积累,另一方来自于书本和网络。
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掌握的知识也不尽相同,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也就不同,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高低之分,厉害的作者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没有人天生就会写作,无论多么厉害的写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会不断地去吸收新的知识。
知识从哪里来,这是显而易见的,源于我们的所思所见,源于书本,源于网络世界,也源于我们的日积月累。
读书的过程,就是我们积累素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拓宽视野,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独有的思维体系,我们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写作就是内化知识的最好途径,通过写作,我们把我们积累的素材,添加进我们的文章框架里。
要想文章生动有趣,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这离不开我们不断的输入,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素材。
通过读书获取知识,通过写作输出内容,这样我们的行为就形成了一个闭环,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日积月累中,我们的写作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相信,我们定会创作出值得骄傲的作品。
4.素材使用原则
素材使用要遵循适用原则,不是说素材越多越好,即使再好的素材,如果过多,也会使文章显得冗长,很影响阅读体验。
而素材太少也不行,素材过少,文章就显得不够饱满,读来也会略显乏味。
素材也不能硬往文章里套,如果素材和文章关联不大,即使再好的素材,放在文章里也会显得突兀,反而得不偿失。
5.如何添加素材
添加素材,我首推搭桥法。
举例来说,我在前面一篇文章《我是写作人2:浅谈“写”与“作”》中用了两个素材,分别是孔望山和花果山,这是我家乡的两个旅游景点,来阐述写的益处,我给出的观点是写可传世,遗泽后代。
那么这两个山与写有何关联,我们来分析一下,孔望山是因为孔子登山望海而得名,孔子是圣人,所以登高一望,得一名山孔望山。
而孔子为何如此出名,那是因为其弟子与再传弟子著书《论语》而使其名传千古,而《论语》是人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在写和孔望山之间建立了桥梁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写是有意义的,而且意义长远。
而另一山花果山与写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花果山是美猴王孙悟空的老家,孙悟空是《西游记》里面的人物,而《西游记》又是吴承恩写出来的经典名著,这样我们就将写和花果山之间建立了桥梁关系,也能论证写可以传世,遗泽后代这个观点。
上面我们反推了搭桥过程,接下来,我来说说我为什么会用到这两个素材。
在上周六,我开车带我的小侄女出去玩,小侄女还在上幼儿园,正是好奇的年龄,我们正好经过孔望山,侄女就问她妈妈,那是什么山,妈妈告诉她说那是孔望山。
小侄女很天真的又问道,那什么是孔望山啊?妈妈告诉她说就是孔子望海的山就叫孔望山。
所以我就对这个事上了心,写文章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这个素材,有了孔望山,再联想到花果山也就不难理解了,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素材是源于生活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积累素材的方法,不是吗?
其次是对比论证法,也即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加以推导论证,简单来说,就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如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有和无等。
举例,就如这篇文章中,我如何说明大纲的作用呢?我就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如果有大纲有什么好处,没有大纲有什么坏处,从这两个角度论证大纲的作用,这样有大纲的好处相关素材就可以加入进来,没有大纲有哪些坏处相关的素材也可以使用,这样我的思路就被拓宽了,可以说的话也更多了不是吗?
方法还有很多,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至于如何将素材揉进我们文章的框架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在写作中去感悟和实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总之,写作就是把思想表达清楚,把框架搭建美观,把内容充实,让文章有灵魂,有骨架,有血肉,这样才能形成一篇完整和值得期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