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性能分析方法explain Executionst
2021-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地缸
title: "Mongodb性能分析方法explain Executionstats"
date: 2021-02-16T21:39:05+08:00
draft: true
tags: ['mongodb']
author: "dadigang"
author_cn: "大地缸"
personal: "http://www.real007.cn"
关于作者
mongodb性能分析方法: explain()
为了演示的效果,我们先来创建一个有200万个文档的记录。(我自己的电脑耗了15分钟左右插入完成。如果你想插更多的文档也没问题,只要有耐心等就可以了。)
1 for(var i=0;i<2000000;i++){
2 db.person.insert({"name":"ryan"+i,"age":i});
3 }
image
MongoDB 3.0之后,explain的返回与使用方法与之前版本有了很大的变化,介于3.0之后的优秀特色和我们目前所使用给的是3.0.7版本,本文仅针对MongoDB 3.0+的explain进行讨论。3.0+的explain有三种模式,分别是:queryPlanner、executionStats、allPlansExecution。现实开发中,常用的是executionStats模式,主要分析这种模式。
给这个person集合创建age键的索引:db.person.createIndex({"age":1})
image
db.getCollection('person').find({"age":{"$lte":2000}}).explain("executionStats")
对queryPlanner分析
queryPlanner: queryPlanner的返回
queryPlanner.namespace:该值返回的是该query所查询的表
queryPlanner.indexFilterSet:针对该query是否有indexfilter
queryPlanner.winningPlan:查询优化器针对该query所返回的最优执行计划的详细内容。
queryPlanner.winningPlan.stage:最优执行计划的stage,这里返回是FETCH,可以理解为通过返回的index位置去检索具体的文档(stage有数个模式,将在后文中进行详解)。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nputStage:用来描述子stage,并且为其父stage提供文档和索引关键字。
queryPlanner.winningPlan.stage的child stage,此处是IXSCAN,表示进行的是index scanning。
queryPlanner.winningPlan.keyPattern:所扫描的index内容,此处是did:1,status:1,modify\_time: -1与scid : 1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ndexName:winning plan所选用的index。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sMultiKey是否是Multikey,此处返回是false,如果索引建立在array上,此处将是true。
queryPlanner.winningPlan.direction:此query的查询顺序,此处是forward,如果用了.sort({modify\_time:-1})将显示backward。
queryPlanner.winningPlan.indexBounds:winningplan所扫描的索引范围,如果没有制定范围就是[MaxKey, MinKey],这主要是直接定位到mongodb的chunck中去查找数据,加快数据读取。
queryPlanner.rejectedPlans:其他执行计划(非最优而被查询优化器reject的)的详细返回,其中具体信息与winningPlan的返回中意义相同,故不在此赘述。
对executionStats返回逐层分析
第一层,executionTimeMillis
最为直观explain返回值是executionTimeMillis值,指的是我们这条语句的执行时间,这个值当然是希望越少越好。
其中有3个executionTimeMillis,分别是:
executionStats.executionTimeMillis
该query的整体查询时间。
executionStats.executionStages.executionTimeMillisEstimate
该查询根据index去检索document获得2001条数据的时间。
executionStats.executionStages.inputStage.executionTimeMillisEstimate
该查询扫描2001行index所用时间。
第二层,index与document扫描数与查询返回条目数
这个主要讨论3个返回项,nReturned、totalKeysExamined、totalDocsExamined,分别代表该条查询返回的条目、索引扫描条目、文档扫描条目。
这些都是直观地影响到executionTimeMillis,我们需要扫描的越少速度越快。
对于一个查询,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是:
nReturned=totalKeysExamined=totalDocsExamined
第三层,stage状态分析
那么又是什么影响到了totalKeysExamined和totalDocsExamined?是stage的类型。类型列举如下:
COLLSCAN:全表扫描
IXSCAN:索引扫描
FETCH:根据索引去检索指定document
SHARD\_MERGE:将各个分片返回数据进行merge
SORT:表明在内存中进行了排序
LIMIT:使用limit限制返回数
SKIP:使用skip进行跳过
IDHACK:针对\_id进行查询
SHARDING\_FILTER:通过mongos对分片数据进行查询
COUNT:利用db.coll.explain().count()之类进行count运算
COUNTSCAN:count不使用Index进行count时的stage返回
COUNT\_SCAN:count使用了Index进行count时的stage返回
SUBPLA:未使用到索引的$or查询的stage返回
TEXT:使用全文索引进行查询时候的stage返回
PROJECTION:限定返回字段时候stage的返回
对于普通查询,我希望看到stage的组合(查询的时候尽可能用上索引):
Fetch+IDHACK
Fetch+ixscan
Limit+(Fetch+ixscan)
PROJECTION+ixscan
SHARDING\_FITER+ixscan
COUNT\_SCAN
不希望看到包含如下的stage:
COLLSCAN(全表扫描),SORT(使用sort但是无index),不合理的SKIP,SUBPLA(未用到index的$or),COUNTSCAN(不使用index进行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