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与老人
2022-12-24 本文已影响0人
沐宛之
病房里永远不缺老人,大多数老人生命的最后归宿在病房里。病房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冷冰冰,而是永远保持在24-26℃之间,那种温度不冷不热,却最是让人窒息。窗户只能打开到巴掌大,吹不进自然风,无论外面骄阳似火还是寒风刺骨,病房里都感觉不到。
有人说病房里乌烟瘴气,那种像毒气一样的气体无处不在。一阵咳嗽声带动一大片人咳嗽。于是乎,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人喉头发痒,怨天尤人的叹气声让人心生烦躁。吸不进氧气,排不出二氧化碳。湿化瓶里咕噜冒泡的水流强行带入阵阵氧气灌入肺部,呼吸机里气流的呼哧声辅助呼吸支持基本的呼吸功能。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像隐形杀手,让病人不自觉进入一种肺性脑病的状态,情绪越来越烦躁,思维缓慢,神志慢慢变得模糊,在现实与梦境中挣扎,在生死边缘徘徊。
病房记录着老人最脆弱、最孤独的生命历程。幸运的、不幸的都在上演,每一张病床都有过一场生离死别,离开的人只留下一个床号在晨交班上一句带过。生命的支持力度源于内心的渴望,也源于家庭。有临终病人会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坚持等到他盼望的人,听见声音后断断续续的波形才肯停歇。无论悻然赴死还是遗憾而终,自然法则无法逾越。
病毒的悄然入侵让一大群老年人遭到一场历史性的灾难。当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处于昏迷状态躺在平车上被推进来,进行一番生死时速抢救,挨上几个时辰或者一到两天,回天乏术也无法将他们拉回来,只能被装进袋子里从专用电梯被推走。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人的一生短暂可怜。在病房里出生,也在病房里结束。
渺小的生命到底意义是什么?活得如此艰辛,为何还有拼命生活。为爱我们的人,为我们爱的人吗?有时候去追求意义的时候反而会失去意义。曾经有人说生命不是一根线,有头有尾,而是由无数点组成,只有感受到当下的每一个点才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