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解决它

2020-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狗毛蛋儿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思考贯穿着我们的每时每秒。也就是说,有人会为了思考而思考,而有人看似没有思考,其实每做的一件事都是其思考的结果。但是,事情会因为你在思考它而变得顺利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我们会思考但是结果并不如意呢?因为,我们思考的方式不正确。我们的思考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所以没办法解决它,于是陷入困境。

比如这本书里讲到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豁然开朗:为什么夫妻俩会因为洗碗而频频吵架?每一个婚姻生活中的人对这种感受并不陌生,难道真的是因为对方没洗碗而引起另一方的不满吗?如果是这样,买一个洗碗机不就解决了问题了吗?事实是,即使有了洗碗机,你们还会因为洗衣机,烘干机……各种“机”而吵架,甚至演变为你们会思考“是不是你们根本不适合在一起?”……种种矛盾,愈演愈烈。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真正的根源是一方认为另一方不懂得重视对方的努力,或者觉得自己被剥削利用了,假如你的妻子在做饭,而你在旁边赞美她,或者在餐桌上,你对这顿美味的午餐发出感叹,并对你的妻子表达谢意,那么,也就没有“洗碗机”什么事了。所以,我们要善于从小事上找到问题的根源,而这本书告诉我们,你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所以你的解决办法只能解决了表象,而达不到实际的效果,没去除病灶,所以这个疾病频频干扰是可想而知的了。

这里提及的这本书就是理查德 泰普勒编写的《多维度思考——拥有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的100条极简法则》,从独立思考,坚韧思考,健康思考,系统思考,创造性思考,问题解决式思考,多人思考,决策性思考以及批判性思考9个章节共100条法则,层层深入地帮助我们移除混乱、模糊、缺乏逻辑的思维障碍,帮助我们培养出清晰、高效、有条理的思考习惯,从而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思维流程。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的核心就是“授人以大脑,不如授人以动脑的方法”,让这些习惯培养出一流的大脑,让我们成为法则思考者。

以生活实际中熟知的事情为例,来教你甄别正误,教你如何思考。一改过去那种“鸡汤文”,随便编出几个按照自己思维的事情添加在小明小红身上,让你相信这样子做有效那种陈旧套路,这本书更注重实例分析,抛开说教,让人易接受,且颇具说服力。比如第一章讲到“独立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独立思考呢?很多人都认为独立思考很好,但是在现实中人们更愿意走捷径,去采用他人的想法,比如我们习惯呆在“回音室”。

什么是“回音室”?就是习惯和思维方式和自己答题相同的人在一起,这让我们感到轻松愉悦,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我想了一下,嗯,确实是这样,有些人沟通起来很费劲,我不愿意跟他们多讲,有些人很自我,你跟他讲话永远感觉他在鄙视你,所以,这些跟这些和你拥有同样想法的人在一起,能够让你愉快,能够强化你的自信,久而久之,你们会形成一个团体,然后很难接受一些跟你们团体价值观不同的东西,这实际上切断了自己接触不同世界的途径,自己错的观点得不到纠正,这其实于你于团体都不是一件好事。这本书里讲到“世界上满是与你观点相左的人,其中很多人善良又友好。其中一些人可能和你一样聪明,他们的想法也许更合理。”因为你不独立思考,让自己陷入了观点统一的群体思维模式里,你不在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稀里糊涂变成群羊之一。所以,成为法则思考者的入门就告诉我们,要跳出“回音室”,带着真正开放的心态去听去他人的意见,以对方本性而不以其信念去交朋友。

这本书更注重方法论。相比于其他“鸡汤文”牛头不对马嘴乱开“药”的方式,我更喜欢这本书的方法论——切实有用。你能在这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看到自己的错误,顺着作者的思考方式去思考,你能找到答案——对症下药。举个例子,比如在第三章“系统思考”里,第35则“跳脱出自己的大脑”。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忙,忙的马不停蹄,忙得晕头转向,但是,当你静下心来,停下手头工作时,你问自己做了什么时,好像真是“瞎忙”一场。因为你的思绪纠缠在一起,所以你很难高效有效的去行动。特别是事业妈妈们,你脑子里充斥的是“早上十点接孩子”“下午一二节有课”“今天之内必须找到校长问一下绩效考核的事”“今天营养加餐得做一下”……这些想法充斥在你脑子里,你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会手忙脚乱,你要么会忘记一些事,要么就是这一项工作还没做完你就马上跳大另一件事上。最后,真是一团糟。怎么办呢?清空大脑。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在争夺大脑空间,这会让你难以把精力集中在当下任务上。所以,清空大脑,把大脑中的事件转移到纸上或者其他设备上,让头脑变得清晰,专心去做一件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