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清单

2022-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潘多拉简书

        这个春天,太不容易了。能走在落满繁花的步道上,能心无挂碍的喝一杯茶,能走进影院看一部电影,能有班可上,都是幸福的。时代愈纠葛,自然微小之事物对个人心绪的扭转力,便显得越珍贵。不太平的三月里,半个月的时间因为疫情封控在家,有时间看了很多本书,有空闲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让大脑放空思维自由了很多天。

        1、最喜欢的一本书《广告说服力》。本月看了很多书,最喜欢的还是这本樊登解读的《广告说服力》,这是一本好玩的书,让我想起我喜欢了多年的联想电脑的广告(联想------无处不在)“一语双关,简明扼要”,让我想起喜欢的那个瘦瘦的斯斯文文的有点像窦文涛一样的广告学老师。想起小时候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新闻联播》和《广告》,其实好像是因为也没有什么可看的节目。

      为什么要学广告,书中说:广告主可以用广告说服顾客购买产品;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用广告原理说服他人。我的答案是:人这一辈子一直都在推销自己,推销自己的才能、学识、理念、推销自己的作品、产品、成果,无时无刻不在应用广告学的原理方法,有意无意地运用信息原理、情感原理影响他人行动的策略。特别是广告的战术,如何消除受众的抵制心理、如何说服消费者接纳、如何向消费者传达讯息等等和生活工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一模一样,完全可以转嫁借鉴。

      2、最喜欢的一句话“只有在市场里才能理解市场”。只有在市场里才能理解市场。这句话,突然触动我。参与,才有可能。参与,才能更懂。懂了,就不怯了,就不用不懂装懂了。很多事,都要置身事内。懂群众,就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躬身入局,对于很多人来说,谈何容易?其实每天都该想想,如果没有明天,我如何度过今天。全心全力认真地做好手上的事,不让自己后悔,不让自己失望,这是在无常中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3、最感动的事情。为疫情付出的所有人,那些无私而平凡的素人。全区人民的守望相助,小区居民的抱团取暖,为上网课的孩子们让出的绿色通道,为志愿者投去赞许的目光,为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生发的敬意,为每一个尊纪守法的普通人送上大大的赞……人生不易所以要倾尽全力地活着,认真活着——做一个有爱有光的人。爱想爱的人,不惜付出;做想做的事,不吝付出;不懈怠,不抱怨,不放弃。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和我们经历的这些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最终将是沧海一粟,不过是史书上的一页纸,可是正因为如此,当下每一天,才最值得珍惜。不偷懒,不犹豫,不混日子。如果人可以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几天来过,那会不会更有勇气,更有决断,更舍得付出,更要做无悔的事,更要相互鼓励。

        4、最糟心的事情。一个月没有收到该到的快递。因为疫情,很多城市按下的暂停键,物流也从a地到b地,然后又从b地返回a地,再然后就是受疫情影响,无法发货。急需要用的东西不那么容易买到了,以前忙的脚不沾地的快递小哥居然在停靠在路边的快递车上打起了盹,太难了,两年多来我们时刻准备着,但是当疫情突如其来,还是无法坦然面对,无法正常运转,无法成为日常,一个城市的管理,一个行业的管理,在变数增加的今天,科技非常重要,创“心”才更重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不会的事情,才是城市治理的关键。

        5、最有感触的事情。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强大到不可想象,在B站上找了一些资源,发现我辈中人已经走到了落伍的边缘,回想起父辈们是怎么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就被这时代抛在了身后。

        6、最喜欢的一张书签。微光可以照亮微光,然后一起发光,这种光才能把压榨的阴霾照亮。

        7、最喜欢的节目《圆桌派》。《圆桌派》是一档最下饭的聊天综艺节目。不设剧本,即兴聊天,平等视角,智慧分享。一期一个引发思考的话题设置,交流价值观点、碰撞思想火花,跨界、跨代,更加年轻,更加多元,喜欢窦文涛和他的老友团,喜欢他们的睿智,从容与豁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