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的女儿成为“好追”的女生
序
都说女儿要富养,但真正的富养不是溺爱,不是物质上的过度满足,而是给予女儿充足的爱、看见、与理解,伟岸的父爱、柔软的母爱带给童年女孩的,将是她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藏。
父母的关系决定了孩子在何种环境中成长,是无忧无虑还是担惊受怕的童年,对未来的Ta处理亲密关系有根源性影响。
父亲的形象构成了女孩对男性的期待与眼光,父母是决定她将来恋爱与婚姻状态的第一人。有的女孩特别好追,又特别容易被伤害,根源在于父母之爱、尤其是父爱的缺憾。
下面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那些年,女孩子经历的辗转。
01
子纯大一时被初中同桌写信告白,其实她早懵懂觉得那人对她有意思,六年的酝酿一点也不突兀。一张普通的信签纸,几行朴素的话语,在子纯看来这个告白倒是有些简陋。
相隔千里,一纸表白,没谈过恋爱的子纯觉得,没有什么好拒绝的。她在男生的确认电话中答应了。第二天晚上,男生又在电话里说出那热辣辣的三个字,然后热切地让子纯也这样回应他。子纯本心里觉得这种感觉,充其量只是淡淡的喜欢,说爱实在是太深了。但不知怎的,她说不出口心里的话,她大概觉得,既然答应做男女朋友,对方又如此热烈,就该同样回报他。子纯很不自然地说了“我爱你”。
如此容易开始的这个故事却草草了结。几天之后,男生便不再联系子纯。子纯望着中秋的月亮有点伤神,她很不解,为什么当初细碎、婉约的小暗恋,一旦冲动地说出口,验证成真,却一点都不美好了。子纯与这位男生从未牵过手,从未真正面对彼此,却曾借爱之名,为各自的青春点上一串省略号。
后来几年,他们还是老同学,聚会时男生也会借着酒劲,欲言又止地表达遗憾,说当初都是自己的错。但他从未明说,子纯也并未问起。
再后来,他们再也不联系。
或许对于子纯来说,这种淡淡的离别是对青春最好的交代。她在若干年后的一天,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
02
子纯在大二时喜欢上中文系的一个男生。他瘦高个子蛮儒雅,声音很苏,不笑的时候有点阴郁,笑的时候却又无比灿烂。子纯啃着黄瓜站在阳台,看他纤长的手指抛出篮球停在半空的样子,有点着迷。
这时的子纯只是个欣赏风景的看客,如果时光停留于此便是生命的眷顾。
但偏偏有了故事。
当子纯半年的“怀春”遭遇男生的“喜欢”,一切都开始发酵,开始狂热。子纯陷入爱情,那时的她敢于说爱,因为她对男生确实是太爱了。为他心动,为他洗衣买饭,为他花着超支的向父母伸手要的钱,为他失去自我。而子纯认为那时男生也爱着她。对她说“我爱你”,对着她唱情歌,蹲下去给她系鞋带,痛经时背着她去校医院用手给她捂肚子。这些细节成为子纯记忆中的星星,闭上眼睛就能想起。
但半年热恋过后,男生开始小动作不断。后来子纯回想起来,倒也不怪男生了,因为其实变化时是有预兆的,而所有欺骗都源于自己的执迷不悟。
子纯以男生为中心、失去自我的表现以及个性中较内向的一面被男生视为“没意思”,他开始渐渐厌烦她了。当子纯将叠的整整齐齐、散发着洗衣粉香气的衣服拿到男生面前,男生只一句淡淡的“下次不用了”。当圣诞前夜,子纯包好苹果、拿着礼物等着男生出现,彻夜未眠时,男生正牵着另一个女生的手,在圣洁的教堂里诵经许愿。当这段感情走向尽头,子纯一次又一次独自走在两人曾经花前月下的河滨公园,男生正陪着另一个女孩在外地医院“看病”。
感谢初秋午后那道刺眼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子纯单纯的心上,照在男生与另一个女生十指相扣的手上,让子纯的心可以全然暴露在痛彻里,然后才能决然地丢开所有舍不得,对一段开始得太容易、得到得又太仓促的感情说再见。
03
子纯往后没再让任何人有机会先说分手,她会在故事还未转折时就果断放弃,而且分手前她会请男生吃一顿大餐。她必须要以这样的仪式证明,自己并没有被别人抛弃,自己也并不伤心。
果然,她可以用一周的时间迅速恢复,然后投入生活日日鲜活的怀抱。当那些曾经发烫的青春渐入温和、冷却,小半生已过。子纯发觉,这几年的游荡也不是白瞎的,这几段情感也不全是浪费,她知道自己并非重复悲剧,她多少看清了自己,也看透了“男女这点事”。
她说,自己就是那种典型的“好追”的女生。
看似高冷,其实是缺爱。
因此,一旦有个“差不多”又“不讨厌”的男生“有所图”地示好,她便容易“上钩”。
子纯将男生的“追逐”难度降到最低,对其一点一滴的关怀都视作珍视与爱,用多于对方十倍的用心给予反馈,一头栽进想当然的“轰轰烈烈”里。
后来的后来,她明白,所谓的“细微的感动”,不过是雄性荷尔蒙分泌过旺时,为达到追逐目的的“自然手段”,或许此时此刻的确感天动地,但这种情话或情事就像新闻一样,是有时效的。丧失时效的新闻就是一堆旧报纸。抱着故纸堆垂泪,简直蠢透了。
04
恋爱期容易追的女生缺爱,实际是童年缺少父母之爱。这又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原生家庭给予的父母之爱不够。其二,是父母之爱的方式不对。子纯觉得,自己两条都占了。
小时候,子纯父母常常吵架,都是为了生活琐事,而她记得妈妈当时对她说最多的两句话就是,“你爸真粗鲁”,和“都是因为你惹气生”。
幼小的子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童年,她认定了自己是父母关系不和的“罪魁祸首”。这使她自卑,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子纯高中以前的用功努力可能在极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证明自己足够优秀,足够被爱。
虽然后来父母也有所成长,不再吵架,但埋在童年的那粒“坏种子”却一直阴魂不散,终于在子纯择爱的道路上长成“魔鬼树”。
心里的魔怔就是如影随形的“气质”,一种吸引“不淑之人”的气质,一种引诱别人对你“做坏事”的气质。
如果父母忙于吵架,忽略幼小孩子的感受,父母不相爱让家的三角形变形、摇曳,孩子便不能专心做Ta自己、发展Ta自己,而要时常充当调和父母关系的角色。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充足的爱,反而要在摄入不足的爱中分出一部分反刍父母,可以想见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将会缺爱到何等地步。如果是女孩,当一旦有个男生给她一丁点的温暖,她便会“投怀送抱”。如果是男孩,他内心对母亲的怨恨会被一个对他好的女性激活,将对母亲的爱恨交织一股脑撒到这个女人头上。
子纯的父母后来收敛和改变许多,在青春期时给予她更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这种关注又过度体现在对她学习和身体上,对她心理的关注依然是零。
这也是许多孩子的成长经历。成年父母往往只看到看得到的地方,忽略看不到的内心。早恋往往被视作洪水猛兽,连暗恋如是。子纯上锁的日记本曾被母亲撬开、撕毁、声色俱厉地教训,而实际不过是她描绘了一个少年意气风发的样子。
被压抑的青春期情窦,在成年后以一种更加青涩的、不成熟的方式展现在一个女孩的生命中,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再说到“父亲的形象”与“父爱”。父亲是女儿第一个接触的男性,父爱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女孩的择偶观。如果父亲的形象一直是蜷缩的,她便会看不起他,对待丈夫也是傲慢的。如果父亲的形象是粗暴的,她便会惧怕男性,在亲密关系中显得疏远而被动。父爱缺失或父爱不足的结果,是女孩在恋爱中容易被“甜言蜜语”伤害,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伎俩”便会让她“五迷三道”。
而爱情中,“得来太容易”必定“不会珍惜”。这就是为什么“好追”的女生常常“被甩”。
不要让你的女儿成为“好追”的女生,关键在于你要给予她充足的得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