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描写的秦岭
秦岭,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有的叹秦岭山峰险峻,有的赞秦岭山川秀美,还有的借秦岭直抒胸臆。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诗人贾岛眼中的秦岭吧。
《望山》
唐·贾岛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雨中望南山时所作,诗中的南山即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古城长安之南,是“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的诞生地。
诗中描写了诗人多日不见终南山的美景,于是冒雨凝望终南山,山中春色如经历水洗一般,只是这每天的连绵春雨,让爱山之人无比忧愁。
但阴雨天不会太久,等雨过天晴,终南山的翠色便会如流水一般倾泻而下,在长安百姓家门口张开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屏风。
《送无可上人》
唐·贾岛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这首诗是诗人送其从弟时所作,诗中的圭峰山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太平乡,西邻黄柏峪,东邻太平峪,属秦岭支脉,因外形像汉字“圭”,故得名圭峰山。
诗中描写了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孤耸挺拔的圭峰之上天空蔚蓝澄澈,诗人去到山中的草堂寺为无可上人送行。
在这个蟋蟀鸣叫的秋天,无可上人离开了草堂寺,与亲人分别。一路孤身一人,陪伴他的只有清潭中的倒影和山林中的树木。
《题安业县诗》
唐·贾岛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
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诗人贾岛以直观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地勾勒出了镇安县的地理地貌,借以老禅形象的指向,使人看见了一幅山势逶迤、烟雾袅袅、意境深邃的山水图画。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走了好几里地,一路都在听着寒冷的流水声。偶尔看到远处山上,有一两间孤零零的房子,这样的人家四周是没有邻居的。如妖魔鬼怪的飞禽在荒凉的旷野中啼叫。日头落山后的黑暗,让赶路的行人心生恐惧。
贾岛此时行走在秦岭山脉中,因为山太高了,所以新月不能度过整个夜晚,因为月亮走着走着,就走到秦岭的另一边去了,所以人们就看不到了,这不就是不能“终夕“了吗?而边塞的烽火也因为秦岭太高太大了,飘不过来。
弯弯的新月那微弱的月光,都撑不过整个夜晚,被高山遮挡了。就连边塞的烽火也飘不过这高高的秦岭啊。继续摸黑向前走啊走,终于在经过一片萧条的桑柘林后,看到了不远处有人家的炊烟袅袅,渐行渐近,渐行渐近,让人愈发感到亲切起来。
这首诗描写了贾岛羁旅途中,在一个深秋日暮时分于秦岭山中夜行的经历,触景生情,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体现了贾岛“幽奇寒僻”的诗风。
在写法上,贾岛采用了移步换景法对山村景象进行了描绘,从开篇的“寒水”起始,到最后的“烟火”结束,景象写得险怪寒瘦,境界则幽深奇异,在中唐诗歌中别具一格。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曾推崇“阆仙之幽奇”为“五言独造”。从审美境界来看,贾岛独特的“幽奇寒僻”,确实堪称中唐一绝。
古时候,文人墨客都热衷于用诗来记录自己所看的美景,这些诗篇不仅给了我们窥探过去的窗口,同时也赋予了秦岭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