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此焦虑,不过是为了改变现状
一、把我看睡着的《金刚狼3》
最近抽空看了电影《金刚狼3:殊死一战》。这部完结篇差点把我给看睡着了。看完,评论:什么英雄迟暮,我不爱看。
逐渐老去的金刚狼电影里的金刚狼已逐渐失去其自愈能力,不但身体开始衰老,连心也变老了。而曾经拥有超级大脑的X教授,如果不依赖药物,他的超能力就会失控。
唯一的看点是由金刚狼的基因培养出来的人造人,小女孩劳拉,带着一副墨镜,战斗的时候脚上也能伸出钢爪,实在太酷。
我并非讨厌看到曾经的英雄被敌人凌辱,我讨厌的是感受如金刚狼般想要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而不能够的心情。我并非讨厌看到曾经的英雄死去,我讨厌的是感受金刚狼看到那个年轻的翻版的金刚狼时的心情。那心情就如现在的我看到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焦虑不安,他们拼命想要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而我,曾经和他们一模一样。
为什么二三十岁的我们,会是这个样子?
青年志前不久在文章《20岁的中年危机和30岁的宝宝:被打乱的年龄轴》中提到:我们似乎越来越进入了一个年龄失效、年龄坐标消失的时代。
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以前的人是“什么年纪做什么事”,而现在的人,做的事情和年龄,完全乱了套。这里面最为凸显的问题是,“中年危机”前置。
本来我明明还是年轻小伙子,却有着已经如中年怪蜀黍一样的危机感,天天逼着自己要成为“斜杠青年”,恨不得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所有知识付费产品都要收入囊中……
我们真的有必要如此焦虑吗?
二、蛇不蜕皮,必遭毁灭
焦虑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对现状的不满。既然不满足现状,自然要寻求改变。尼采说过:不蜕皮的蛇,只有死路一条。人若要真正的活着,就得每天蜕掉一层死皮。
每天都要蜕一层皮啊,想一想都觉得痛苦。
新京报书评周刊在文章《全世界的年轻人都爱黑塞》中就提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的寻求通往内在自我之路的小说《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我知道这本小说,还是因为看了“都教授”的电视剧《制作人》。剧中“都教授”所扮演的制作人白承灿就经常捧着一本《德米安》。正是这本书,支撑着他从菜鸟一步一步成长为合格的制作人。
所以这本书究竟为何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位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个骑士”的作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探索人类精神困境的出路。黑塞在前言里是这么写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路道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没有一个人曾经完全发挥他自己,可是每一个人却都努力要做到那个地步——有的做得笨拙,有的做得明智,每一个人都尽他的能力去做。
一个人苦恼和绝望的原因并不在自己的外部,而必须向自己的内部去寻求。直至最终找回自我。
小说中,亦善亦恶的马克斯对辛克莱说,“那只鸟在挣扎着要从蛋壳中解脱出来。那个蛋就是这个世界。谁要想诞生,就一定首先要毁灭一个世界。”
什么意思?
“都教授”是这么解释的:鸟是人类,蛋是围绕着人的现有社会、环境、律法之类的。比如人际关系,看起来很稳定,却是一直在停滞不前的东西,人类打破这些之后才能得到新的世界,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总之,人想重生,都会伴随着痛苦和牺牲。
既然决定了要每天都经受这样的痛苦,那就得找对方法和方向,往那个好的终点奔去。
三、改变,从这里开始
写出《我们为何如此不安》的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说:做大人,确实很难。难就难在你必须按照别人的要求去生活,和众人保持一致,才能获得社会认同。
所以我们要向内求,找回自我。找回了自我,改变才有可能发生。这里的改变不是指物质的丰富,而是指内心的富足。
从找回自信开始吧。他人的评价只会分裂你的体验,你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去享受生活。
自信从哪里找?先问问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吧。倘若你想通过坚持写作有所成就,你就得做到相信自己真的能够坚持,相信自己的写作水平真的可以得到提高,相信自己的写作成果能够帮助他人……
信则有,不信则无。
允许自己有无聊的时候吧。无聊的时候,请你好好陪陪自己,而不是焦虑地去看书,去付费学习。总是扮演那个优秀的自己是一件好累的事情,不妨停下来,好让那个寂寞的自己可以赶上你仓促的脚步。
有趣的人生,自无聊处升起。
正视你的欲望,不要再压抑了。无论是想要撒一次娇,还是想要大吃一顿,都是应该被满足的欲望。既然天性让我们撒娇,那我们就回到孩子的模样。既然身体叫我们进食,那我们就好好品尝食物的美味。待到欲望满足了之后,你才有更大的动力,继续前进。
好好爱你自己。不被爱的人才会害怕不够好的现状。缺乏爱的人才会总想着要更多。爱你自己,你才能做真实的自己。
……
我经历过痛苦破蛋的几年,摆脱他人对我的影响,做独立自主的自己,真的是一件痛苦却有意义的事情。或许你现在还处于我曾经困在蛋中那个阶段,不要焦虑,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文章转载请联系我的经纪人 @bing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