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共赏星光简道杂文随笔精选录

由职称评审想到的

2020-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蝴蝶花间舞

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代表着他的工作能力,牵扯到他的工资水平,所以对于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职称评审都是避不开的话题。

然而,既然是评审,就会有过和不过两种情况。国家和省级部门的政策是好的,但是总要落到实处,具体工作还需要地方来完成。文件一级一级发下来,到了最基层就会出现很多实际情况,需要每一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落实文件精神。

而在落实文件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被利益蒙蔽双眼的个人,不惜手段破坏规则,而在基层领导中也不免有某些经不起诱惑的领导,于是,职称评审就成为了很多勤勤恳恳干工作,不会迎合某些领导利益的老师们心中的隐痛。

作为在教学一线工作了三十年的一名普通老师,我自己参加了两次职称评审,也曾参与到职称评审中的审查材料,作为教职工代表参与民主评议,参与评审说课等评审过程的各个环节,深深感觉到职称评审工作真的是一台人性的显微镜。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人性都放在了显微镜下被放大,让优点更突出,也让那些心里阴暗的角落放在了我们的视线中。

于是,平时我们认识的人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水平,呈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  职称评审工作过程的变迁

早些年,职称评审不如现在透明,上级的文件到不了普通老师这一层,美其名曰保密工作,老师们根本不知道评审条件有哪些。所以那些与领导走得近的人,自然是评审的先头兵。不管条件是否合格,从乡镇就可以推到市县级,然后推到地市级。

有一名老师,连续被推荐到地市级5次,均未被评审组通过,老师们却只能听之任之,因为不知道标准,没有公开的评价机制,也不知道该到什么部门投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名额被一次次浪费掉。

我们的乡镇据说还有两次因为镇里管职称评审的负责人喝了酒,耽误了报送材料,有两年分别浪费了十几个和八九个名额,老师们都是过后才知道事情真相,这也在保密单范围之内。可是当时监督制度不完善,知道了又能怎样?普通老师无法改变结果。

至于那两位负责人是否因为失职而受到处分,老师们更是无从得知,只是看到他们换了个工作岗位而已。

发生这样的事情,着实是因为某些最基层的领导把职称评审当作了自己敛财的方式,而广大老师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重视。

随着职称评审制度的逐渐完善,上级部门也认识到了其中的弊端,于是要求基层必须公开关于评审的文件,老师们才逐渐了解到了评审的条件。

弊端减少了,学历,工作年限和工作成绩以及在工作过程中取得的一些荣誉这些标准逐渐明确,老师们也有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间有几年还加上了计算机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甚至英语水平测试也一度想要加进职称评审标准里面。于是,老师们开始学习计算机操作方法,考合格证……

新的标准不断增加内容,对于新参加工作的老师来说这些都不成问题,但对于从教多年的年龄较大的老师来说,不论是普通话还是计算机考试都是一个坎。

而上级文件精神却是想让更多对教育作出贡献的老师提高待遇。

这样一来,年轻人资历太浅,不够资格评;不少老龄教师资历够了却卡在普通话和计算机考试上,导致职称评审又进入了一个瓶颈。

于是,上级文件进一步作出调整,近五六年才开始把计算机水平测试和普通话排除在职称评审条件之外!

2 老师们的心里隐痛

小时候对老师很崇拜,觉得老师简直跟神一样,无事不知,无事不晓,无事不能。等自己做了老师才发现一线老师的心酸和无奈。

当年的民办教师拿着微薄的工资却也要支撑起自己的家庭重担。作为公办教师的我刚毕业时工资才一百元出头,就已经能顶两个民办教师的工资了。而他们都需要养家糊口。

等民办教师或者根据政策转正或者通过考试转正后,他们又遇到了职称改革。工资待遇刚刚好一点,又要跟年轻人拼学历,拼成绩,拼能力……他们又一次被甩在了身后。

等到可以评职称了,他们又需要拼关系,找门路……很多老教师都默默地放弃了这条路,因为他们只有在讲台上默默耕耘的能力,而缺少投机取巧,钻营耍滑的能力。

于是乎,有一部分“有眼光”的人学会了弄虚作假,利益贿赂,耍尽手段,先下手为强。

被破坏了的规则让有些心性本就不纯洁的人加以利用。当上级文件明确评审条件后,能够拉开差距的只有工作业绩和荣誉称号了!

一时间,各种不同部门似乎都有了发荣誉证书的权力,而证件的来历却不得而知。

那年参加评审工作参与审查材料,单荣誉称号的发证部门就有十几个,而其实与教育有关的也就教研室相关工作及每年政府组织的优秀教师评选。

而这说不清楚来历的证书,又成了某部分人拿来做文章的说辞,让评审工作再一次道路曲折。

于是,那一年,荣誉称号的积分成了老师们心里又一个说不清楚的结。

终于,最近几年,上级主管部门下文件时直接规定哪级哪个称号具体积分多少,对于没有出现在文件里的称号一律按单项降级积分,这才解决这一问题。

然后又出台了荣誉证书和公开课优质课证书的件数,由原来的不计件,到每种称号计五件直到如今的计三件。

积分规则的改变,逐渐体现了让上级的好政策落到实处,落到真正在一线工作的老师们身上的初衷。

3 评审工作中的乱象

按理说,经过这么久的调整,职称评审工作应该能够有据可查,顺理成章了。然而现实中问题仍然是层出不穷。

最主要的原因来源于行政干涉,裙带关系中利益的牵扯。

就拿我们乡镇来说,教师队伍数量本来足够,但是之前因为乡镇政府给教师发工资,所以乡镇政府有很大的权力来引进新教师,教育局那边也有需要协调的人事,于是乎教师数量超编。

有一段时间,政府部门说是人手不够,从教师队伍中抽调一部分人去政府帮忙,其中不乏有些是自己主动找关系去的。然后在职称评审过程中没有在一线教学到的经历就成了争议的焦点。

按说评的是教师的职称,自然只能按照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时间来计算,可偏偏就是这些人看到自己的编制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又看到最近几年教师工资大幅度上涨,而职称拉开的差距也不少,就想蒙混过关。

因此,在评职称的过程中出现在教龄上,工作经历上弄虚作假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而这样的问题,作为把关的乡镇评审团却抱着“民不告,官不究”的态度,若没有人出来提出异议,让会这样的老师先过了镇一级评审,自己不作为,导致这些人被推到区县级后被人告发,他们下来了,却没有办法再替补上,让大多数老师心里忿忿不平。

这样做的结果经常是会浪费名额,让本该早点晋升一级的其他老师受到牵累。

更有甚者,还有个别校领导,包庇有争议的老师,甚至对有意见的老师明确说出:某老师有关系,告也没有用之类的话。

教育者本该是求真务实,以身作则的模范,可如今却成了弄虚作假的帮凶。职称评审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在其他任何单位也都现实存在。

职称评审像一台显微镜,把每个人的人性放在那里细看,会放大每个优点却也会同时让缺点和内心的死角暴露无遗。

最近,习主席提出党员干部要重视整改漠视群众利益问题。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以上提到的林林种种的问题,算不算漠视教师利益问题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