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旅哲思成长励志

【王阳明】人生艰难处,便是修心时!(第9集)

2019-07-28  本文已影响5人  修养女性论坛芊妤
【王阳明】人生艰难处,便是修心时!(第9集)

王阳明——心学的创始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据说他的心学早已传至日本、朝鲜等多个国家,立德立言其成就在明朝达到了顶峰。

他首次提出了“心学”,更提出心学的宗旨是“致良知”,这不仅对我们的身心修行有极大的帮助,还能够解决我们的人生问题。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王阳明心学中的六大智慧,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王阳明从小在私塾受教育,十一岁时他问了老师一个问题:“何谓第一等事?也就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老师听后有些震惊,感觉这个年纪的孩子不会问出这种问题啊,但他还是回答了王阳明:“人生的一等大事当然是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做官啊!”

可王阳明却摇了摇头,一脸严肃地对老师说:“老师,我认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俗话说:“三岁看老”。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从小立的志向就是成为圣贤,他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发展,最终做成了圣贤!

为何立志如此重要?那是因为你所立的志向就是你要发展的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2: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在王阳明二十四岁的时候,他参加会试又一次落榜。其他考生发现自己没考上就开始嚎啕大哭,只有王阳明面无表情。大家还以为他太过伤心了,便都来安慰他,帮他打开心结。

但王阳明却微微一笑说:“你们认为落榜是耻辱,我却认为落榜动心才是最耻辱的。”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普通人就是哭嚎哀鸣,而真正有修养的人能淡定自若,泰然处之。

那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淡然”呢?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3:内心强大,便无往不胜!

王阳明的弟子:“师父,您在用兵方面有什么特殊技巧,教教我呗?”

“没有技巧,只要认真地学习,保持此心不动就好”王阳明回答道。“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此心不动代表一个人足以冷静,沉着,只有这样面对困难时才能临危不惧,甚至超常发挥,伺机而动。

那些找技巧的人,看着有头脑,但其实是投机取巧。

真正的智者都会从根源上找方法,脚踏实地,这便是老子的“大巧若拙”!

那如何才能练出功夫呢?王阳明认为这需要专心努力地做学问。对于才能和修养,读书学习虽不算是唯一的路,但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条路。(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