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的智慧风暴 | 带你重获创造力04:你要学到什么程度,才

2020-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橙真玩橙时

 

升级你的创造思维与心态

今天这篇文章是#带你重获创造力#的第4篇,我想聊聊一个在我们的学习与事业上我观察到的具体现象:

有很多的小伙伴会希望透过学习,进入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领域,开开心心地赚钱,让工作充满幸福感和创造感。

而我观察到的现象是:在实战当中,有很多小伙伴不停地学习各种技能/认证,甚至变成囤课,但是又不去创造新的斜杠/事业和财富价值。

这到底是为什么?

001 最容易解决的一种情况是:这个人刚好处于尝试期。Ta通过尝试一个个感兴趣的课程,最终锁定方向进行深度的学习和创作。

对这样的人来说,这更多只是个时间问题,以及想办法准备好学费的问题而已。

关于如何帮助自己清晰自己想要什么,请参考#带你重获创造力#的第3篇文章《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需用孩子般的眼睛去观察》。

002 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自信心不足,所以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要学得更多一点,才能够开创事业和赚钱的新航道。

关于如何提升自己的自信,请参考#带你重获创造力#的第2篇文章《不自信的时候,就去创造爱的流动》。

003 也有可能,是卡在创造的思维和心态上。——今天的这一篇文章就是有关于如何在创造的思维和心态上升级,帮助自己走出这个怪圈循环。

004 只想学到蜻蜓点水的程度,就一夜暴富的情况,不在本篇文章讨论范围内。

解法1:思维升级——你的创造优先于你的被动学习

当我们老是学学学,但就是无法变成事业新方向,财富新渠道时,我们在思维上的卡点究竟在哪?

你是否总是倾向于先学习再创造?

这是第一个可以拿来自我观察的问题。

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学得更多一点,才能去开创自己的新事业,尤其要去注意自己是否有这样的思维。

在我开始做金钱整理顾问之后的2018年到2019年,我都没有去上过在财富领域上的其它课程。

不是我认为学习不重要。我认为高质量的学习和输入非常重要。

那为什么我那段期间没有去上其它财富类课程继续充电?

是因为我把在自己选择领域里的个人实践和创造放在第一位。

在那段时间,我脑子里有很多我想要在金钱整理上去琢磨,优化,实践的事情。

一旦你进入到你自己的创造,你得到的快感会比单纯去上某个课程要大很多很多。

因为那是属于你自己的创造。

而创造优先于学习,甚至有时可以替代学习。

而我所做的这个选择,也让我在我的领域里迅速地站稳了脚跟。

让自己投资的学费三倍回流到自己身上。

在创收上,有一个让自己练习“创造优先于学习“的方法:让自己投资的学费三倍回流到自己身上。

这个方法是我在我的老师市居爱老师那里学到的。

她很喜欢到世界各地上不同的课程,而她每次都会好好做笔记,再开一个分享会输出所得,接着琢磨自己可以如何把等同于三倍学费的金钱赚回来。

这并不是说,学什么,都要让它成为一种金钱变现。

有时,一个课程打动你的地方,是让你在那个当下就觉得无价的。

同时,让金钱三倍回流的能力,对要去创造自己新斜杠/事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拼命学但又不去创收的人,往往是忽略了:自己即使学得再多,也无法取代自己需要在输出和价值转化上的能力锻炼。

我个人很喜欢践行这个方法。

学到以后,每次我做年度预算的时候,我会预估我这一年总共要花的学费金额,并把总学费的三倍金钱放入我的年度创收愿景中——我在用这种方式,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创造能力。

解法2:心态升级——做一个主动的人

学了很多,但迟迟无法去创收的人,还可能是因为心态上没有准备好,迈不开步子。

在准备这件事上:

一方面,如果我们很潦草地对待自己要做的事情,那注定了我们没有办法给他人高品质的交付,我们也会因此无法持续地成交。

另一方面,我们很难真正做一件事情上做到万全准备,再开始做某件事情。

每一次,我们都是在这两者中权衡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

做一个主动的人

我的建议是,这个时候除了想想:自己到底“准备”得怎么样?

还要想想:自己是否足够“主动”?

我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喜欢事先做准备的人。以及,我有过太多次认为自己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

在我第一次想出来斜杠做课程翻译时,我觉得我没有完全准备好做台上翻译。

在我开第一期金钱整理线上营时,我觉得我没有完全准备好去带社群。

......

但这不影响我依然主动地去做那些我能够做的,并以这种方式持续前进。

比如,我主动地去链接自己心仪的课程平台,询问是否有翻译合作机会。

我想,我总归是要开始的。以及,最差的结果是,大不了人家拒绝我。

再后来,不管是翻译课程,还是带线上营,不管别人有没有和我提要求,我都会主动地去做我能力范围内我可以做的准备。

就是这样的心态帮助我顺利地转轨自由职业,有了新的事业。

说到主动,我想起一个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

在某一期金钱整理顾问班中,我们有一个同学从事的是影视行业,那种传说中和明星们打交道的人。

她在课程中分享过她因为追星进入影视业的故事。

她说,一般人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会不敢去跟他们很近距离地接触,但是她却会很直接地去告诉对方,自己很喜欢他拍的电视剧,会直接地要电话,说希望可以成为朋友

还说,有一次她还没开口要电话,对方就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给她了。那时,她还只是一个大学生,而这成为了她进入影视业的契机,再后来,她进了影视业的头部公司。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觉得这样的人生经历听上去很神奇?这样也可以?

我想说:我们的人生,不主动试试,我们怎么能知道?

最简单的主动:问问自己,现在可以去做的是什么?

有一次,我问一个小伙伴:你认为,为什么你现在还没有办法去创收?

她说,她觉得她还有很多的信念卡点未破,虽然她不确定是什么卡点。但她认为要把那些卡点都剔除干净,才能觉得自己是准备好了。

我当时给她举了一个例子:“这就像是你要去抓一只螃蟹。你想着到处去挖螃蟹,很难挖。但是你等着螃蟹自己出来,就好办了。

你要相信,当你往前去行动,老天会自动推送你需要面对的卡点给你。”

而如果你认为出路在于解决问题,你可能会无意识进入到,需要不断面对更多问题的境地。

要把自己的聚焦点始终放在创造上。

所以,每当你脑中浮现想法:“不,我还没有准备好。”,你就开始问你自己:“我现在可以去做什么?”

不管你想用哪种知识去创收,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件现在就可以去做的事:去分享与输出,例如从朋友圈开始。

对于借助自媒体打造个人品牌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如果你想要提供一个新的产品/服务,而你之前没有做过朋友圈的信任度积累,那大家对你有个半年一年的观察期也很正常:

不要等到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再去想自己可以开始输出什么。

而是现在就开始在朋友圈主动告诉别人,你在学什么,做什么。有意识地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自己所在领域的输出和积累。

你说,你还没有选定方向,不知道自己可以分享什么?

那你至少可以开始练习分享你的点滴个人成长体悟和收获?

如果你的朋友圈有实打实的个人体悟和价值分享,想了解你的人,只需刷一下你的朋友圈,就能从侧面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迅速拉近距离感。

凡真实,就有力量。

这是个主动意识,因为没人会随便来问,你是做什么的。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朋友圈晒的内容不一定真实。

但是话说回来:“你朋友圈什么都没有,我连个印象分都没法打啊。叫我怎么了解你的服务/产品?对你信任?” 客户就是这么想的。

比起不主动,至少做一个主动的人,会让自己可能碰上好机会的概率大一倍,不是吗?

后方预告

思维升级了,心态升级了,感觉自己开始变化了。

但如果下一次遇到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依然还会充满跃跃欲试的渴望心情,怎么办?

你想说,你最怕的就是报完名,又没有去听,钱花出去也收不回来,人又变得更焦虑了是吗?

我听过很多小伙伴告诉过我这样的话。

为此,我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自测问卷,能够帮助你清晰地思考与决定:到底要不要上这门课程?——请留意后期金钱整理系列文之《自测问卷—如何决定自己要不要上一门课程?》

英伦/Sara

橙真金钱整理创办人

中国首批金钱整理顾问

高级英德双语翻译8年+

Isha 瑜伽终身习练者

荷欧波诺波诺中国官方课程翻译及终身践行者

视成长,分享为终身热情,乐此不疲。

允许生命表达自己,喜乐便随着表达而来

 --《富裕属于口袋装满快乐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