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生花哲思

回不去的故乡之——上梁

2018-08-30  本文已影响51人  背后国文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当时天下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有些卿大夫不但僭越诸侯之礼,甚至僭越天子之礼,造成好多礼仪被破坏以至消失。孔子为维护和恢复“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周朝礼制,栖栖遑遑奔走各国,游说宣教,累累若丧家之狗,但无怨无悔。正是因为孔子和其他先人不断地努力,到今天,很多的礼仪保存并流传下来,比如农村建房时的上梁仪式。

住在乡下清静又热闹,清静的是劳力们都上工了,村子里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间或几声狗吠鸡叫,小孩们四处乱窜的身影,好像是凝固了的空旷。热闹时人声鼎沸,不知从哪冒出这么多人,叽叽喳喳,聚在一起,吼着粗嗓门,不时有爽朗的笑声直冲云霄,在巷口回旋,徘徊。婚丧嫁娶,祝寿乔迁,一支鞭炮或一声锣鼓,足以让全村人一下吸引过来,上梁时就是如此。

我们出生的年代都还是泥巴茅草房,这种房屋的上梁未能见识到。后来家家户户逐渐向瓦房过渡,我们几乎亲眼目睹了村上每一户人家上梁时的盛况。我家算建的比较早,大概七十年代初就做了瓦房,三间,青砖青瓦。记得当时地基也不是很深,用石头垒成,那时也没水泥,全由工匠用一块块石头合理拼凑而成。墙是开斗墙,石灰嵌缝,墙中间就零星灌些小土块。当堂屋两边的三角架支撑立起来后,前后坎墙和东西山墙也砌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准备上梁了。

上梁是指建新房时安装房屋屋顶最高一根中梁。民间说法认为,上梁是否顺畅,不仅关系到房屋是否牢固,还关系到这家人今后是否兴旺发达,所以每逢上梁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主家选好时辰,等亲戚朋友来到,摆好供品,上梁开始。泥瓦匠和木匠二人各倚梁的两头,相对作个揖,然后将绳拴活结,将披红挂绿的中梁缓缓拉起。此刻鞭炮四起,他们把中梁拉到顶端,对准榫头,用斧子每敲一下,嘴里就大声唱着上梁歌:

……

一打金鸡叫,

二打龙头抬,

三打中状元,

四打大发财,

五打五子登科,

六打事事顺,

七打娶新娘,

八打八仙到,

九打寿星笑,

十打主家大富贵。

……

接着两端的匠人便将糖果、花生、团子、硬币等从梁上抛向四周,让前来看热闹的男女老幼争抢,人越多主家越开心,这就是“抛梁”,意为“财源滚滚来”。人们站在还没屋顶的房屋中,脚下是还没平整的土地,仰望着从天下撒下的一把把喜糖,有经验的伯伯大爷首先用草帽在空中截获一回,媳妇大妈撩起围裙在半空又拦截一下,最后落到地上时,大家一个个如饿虎扑食,疯狂抢夺,大姑娘,小年青也不怕难为情了,抢到的,没抢到的,抢得多的和抢得少的,满脸通红,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抛梁”时,匠人还要大声说吉利话:

……

我拿团子白如玉,鲁班令我敬龙珠。

东南西北我不撒,先敬主家万年柱。

亲朋贵宾头张望,财源福气满家降。

团子落地滚元宝,四邻八舍都来抢。

小伙抢到配鸳鸯,姑娘抢到配情郎。

中年抢到富贵长,老人抢到寿无疆。

读书人抢到下笔如有神,高中状元郎。

种田人抢到一粒种下地,万担粮归仓。

十二生肖聚一堂,主家福禄万年长。

撒了团子撒喜糖,一本万利钱财旺。

……

仪式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小孩子依然在泥土缝里找糖果或钱币,这时大家退出新屋,让太阳晒一晒屋梁,这叫“晒梁”。最后,主人设宴款待匠人、帮工和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整个上梁仪式结束。

再后面就是钉椽子、铺油毛毡、盖瓦,一幢新瓦房就算落成了。墙面再刷一刷,地面再夯一夯,就可入住了

现在农村里的房子越做越大,越做越高,屋顶都用水泥楼板或全浇了,虽然还有一个简单的上梁仪式,但和过去全村人挤在一个新房里抢喜糖少了很多的热闹。那鞭炮声、那木匠斧头敲在梁上清脆的撞击声,那喜糖从天而降的惊呼声,好似从前妈妈一声声的呼唤,已愈来愈不清晰了。

远去的是多了尘埃的记忆,消失的就是深深的无奈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