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作家文学梦故事想法

人“作”要趁早

2021-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明军

“作”要趁早,此感源于昨晚与两位朋友聚餐后的感慨。

两位朋友都算得上风光无限的成功企业家,我几年前急流勇退后,便与他们联系少了。放在以前,这样的聚会必是以绘美景,展宏图为主,酒足饭饱后再去尽情玩乐一番才算完。可这次不同以往,席间既无美事可谈,饭后亦无娱乐可玩,自始至终被一股消沉的愁云笼罩着。

席间他俩感叹最多的一个是时势不佳,一个是身体的机能下降。

时势不佳当然是指当前大背景下的实业难为——工资等费用高,产品利润率却低,几乎无利可图;尤其是仅每年的贷款利息就要800多万。但他还不能不干,一停立马就会有一大堆麻烦事涌上来,甚至有破产的风险,可谓骑虎难下。

另一位虽无这么大的经营压力,但身体不好,有胃病——刚出院不久。

席间我了解了很多他们的近况,再加上彼此也知根知底。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加以综合反思。我认为:人生要随着年龄的阶段而去顺应时势的主次去竭尽全力,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无憾或无悔就行。

基于此,可以细化为:在学生时代,就一个字:学!除了读书,啥也别想,包括勤工俭学类的打工赚钱。步入社会至35岁这十年,就一个字:闯!除了工作,啥也别想,包括业余学习或读书类的所谓充电行为。35到45岁之间,就一个字:干!除了熟悉的工作,啥也别掺和,包括各种利益丰厚的新事物。45到55岁之间,就一个字:守!除了深耕现有的一切,别再有过多的指望,包括名利。55岁以后,一个字:悟!带着已有的经验去读书,学习的目的是理解和思悟人生,这有利于修身养性,促进健康。

具体到现实中,我觉着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少看书得好,否则看的越多越迷茫,越缺乏斗志和勇气,因为书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尤其是在当前全民创作,万众流量的混杂甚至荒唐的时代里,保持独立性,不盲目地“学习”为好。

把所有精力和意志,用到工作上,即大胆闯。要不断的炒老板、换工作,全力以赴的干工作,积极地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增加见识,结交熟人,编织人脉网,抓住人生因合作而爆发的那一瞬间。别瞻前顾后怕失败。

人在年轻时,朝气旺盛,精力蓬勃,若是不“作”,实在为憾。这里所言的“作”,只针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

以上为经验与思悟的结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