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150《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2020-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Sisy阳

     

      本书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关于 “心流”理论的开山之作。契克森米哈赖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理论。

      书中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和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心流是人生的一种最优体验,当人心无旁骛、全情投注于某件事时,会忘掉一切并愿意为之付出任何代价,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作者看来,心流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方式,也是人获得幸福感的源泉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一本能帮助人提升幸福感和效率感的行动指南。

      所谓心流,是指人在全神贯注做某件事时,因沉浸其中而达到的一种忘我状态。这种感觉可能大多数人都曾有过,如我们熬夜追剧、刷小说、打游戏时,让我们置身在夜深人不眠,灯火影阑珊的情境中难以自拔的,也许历经的就是心流体验。

      幸福是什么?换作从前,我的答案很简单,吃吃喝喝耍耍……不用过脑子的感官享乐就是一种易得的幸福,只不过,它们能带来的快乐都是短暂的,在那些虚度时光、浑浑噩噩的日子背后,心底终究还是难掩一丝迷茫、空虚和忐忑,快乐转瞬即逝,幸福感也就荡然无存。

      今天读到文中关于幸福的阐述,对它又有了新的认知:“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才真正接近幸福的境界。”原来幸福并不依附于任何外物,而是来自于人对自我意识的掌控。

      契克森米哈赖把“心流”当做幸福的代名词,他认为人通过对自我意识的控制,能获得更多的最优体验。因为意识的力量可以引导我们把最为不利的境况变成有机会反败为胜的挑战,当把对在外条件的控制转移到追求自我内心和谐上,做自己意识的主人,就能获得更多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作者还提到一个“精神熵”的概念,用以描述人精神世界的无序程度。人在焦虑、烦躁,内心各种念头交杂时,其精神世界常是混乱不堪的,精神熵值也很高;而当处于焦虑的反面,把全副精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时,内心有序、和谐而安宁,则熵值很低,这种沉浸于当下的专注也很容易升华出一种强烈忘我的内在愉悦感,也就是作者说的“心流”状态。

      既然心流引领着人生的幸福之旅,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心流体验呢?概括说来,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

      1、明确的目标。

      2、适度的挑战。

      3、即时的反馈。

      4、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5、严格的执行力。

      如果厌倦了庸碌的程式化生活,可以试着给自己的日常事务多增添一些乐趣,尽量找到自己热爱且擅长的部分,发掘它,让我们在精神上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另外,也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目标或是学习解锁一项新技能,去做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专注投入的事情,这样心流体验也更容易发生。

      真正持久的幸福,不需假借外物,而是我们要能善于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找寻自己的兴趣点,自主创造心流体验,开启我们趣味人生的开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