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是孩子的起点?
东边泛起的鱼肚白已经透过窗户洒进卧室,而我也才睡眼惺忪的爬起来!
虽然迟了,但每天雷打不动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书。今天翻开了《牛津女孩》。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封面及基本介绍!一个中国女孩的牛津梦,如何从学渣到牛津学霸!
作者从9岁就开启了漂洋过海的留学生活。而有这个牛津梦的初始却是妈妈在她三年级时的一个问题,“牛津,剑桥,你将来要上哪一个?”女孩随意的回答“牛津”。
而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描述,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智慧的妈妈!
①
虽然女儿学习成绩平平,但妈妈却敢做梦,敢让女儿做梦。虽然她知道不一定会实现,但她也知道,不一定就不会实现!
反观我们周围的妈妈,只要孩子学习平平,别说是学渣了,都已经焦虑的经常抓狂,更别提给孩子这么大的梦。
身边这样的妈妈,每天更多的是抱怨,心里,嘴里对孩子的期望也只是能考个高中,上个大学就行,别无其他“奢望”!
而孩子也自然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给自己贴了一个平凡人的标签。有时甚至没有努力,就会脱口而出一句“我不行”!
这是多么的可悲!
孩子还没有体验过努力的过程,努力的结果,还没有开始人生路,就已经给自己判了死刑!
在这样的态度驱使下,又会有多少成功的概率呢?
②
《父母的语言》相信很多父母都看过,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从小给孩子输入的词汇量,丰富度会极大的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书中明确指出,高知家庭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给孩子输入的词汇量,丰富性比普通家庭高出很多,而正是这一寻常的不同,也造成了孩子不同的认知起点!
就如这位作者,在她三年级就知道有个世界名校《牛津》,而我们身边有多少孩子知道,有多少家长给孩子普及过这些知道。孩子听到最多的是,谁谁谁考了多少分,看了多少书,如何不让父母操心这样没完没了的对比性伤害!
③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牛津女孩》作者想要近距离的与牛津辩论社的演讲者近距离接触,努力向牛津迈进!
可我们的悲哀却是,知道榜样的重要性,却不知,如何树立。
父母给孩子树立的榜样,却在时时刻刻伤害着孩子,因为榜样就是我们身边无数个“别人家的小孩”!
其实我认为很简单,在孩子三年级以后,就可以推荐孩子读一些人物传记,父母加以引导,慢慢的,孩子自然会找到自己的榜样。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会拿一些明星,如电影,篮球,足球等人物来当作榜样,这样也无妨啊,你只需要让孩子了解,这些人,是如何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辉煌的舞台。
孩子拿谁当做榜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了解自己崇拜的这个人是如何做到让众人崇拜的!
这才是真正的榜样!
④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父母认知,格局去引导。与其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类特长班,不如父母自己提升自己,用自己的格局,思维去喂养孩子,这样的起点,才更高!
父母的高度,才是孩子真正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