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中有多少的“应该”?
“你这么大了,应该找对象/结婚/生娃/要二胎啦!”
“你过年就应该在家陪着爸妈聊天、走亲戚,找你那些同学干啥?”
“你干工作就应该从不犯错。”
你是否听过别人对你说的这些“应该”?
“我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呀,怎么这么久还没想到思路?”
“我应该成为完美的孩子/爱人/朋友/家长/员工/老板。”
“我应该克制,抵挡美食的诱惑,保持身材。”
你是否也有对自己的很多“应该”?
《自尊》这本书认为,这些“应该”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各种清规戒律,是病态批评的火力最大的武器。它们来自父母、文化和同伴的期待,来自你对关爱、融入集体的需求,来自对安全感和悦纳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做到了“应该”,病态批评者的评价会强化你的“应该”,从而可以保护你的自尊。如果没有做到“应该”,病态批评者可能会把你批评得一无是处,让你感觉自己特别内疚、没价值、与他人格格不入,从而攻击你的自尊。
当然,每个人心中的“应该”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发生同样的事情,秉持不同信念的人,产生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考上了某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的两个人,小A可能认为自己发挥超常,因此特别开心地就到学校报到了;小B平常总是年级前几,认为自己应该能考到全国Top3,对目前录取的学校和专业都很不满意。
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应该”,只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太熟悉自己了,导致习焉不察。那如何找到这些“应该”呢?
片段来自《自尊》P139:
针对每一方面,对自己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我在这方面是否有负罪感或是常常自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2、我在这方面是否常常举棋不定?比如,我是否在应该做的和自己想做的事情之间举棋不定、备受煎熬?
3、我是否总感到要在这方面尽义务或是偿还什么?
4、我在这方面是否总在逃避自认为应尽的职责?
当你确定了想要探讨的生活或工作的方面,按照这四个问题逐个找到答案,就能够很顺利地发现自己在该方面存在的“应该”。如果把生活和工作所有涉及的方面,都挨个问一遍,就能够发掘出自己未被发现的人生信条、准则、价值观。
最近,朋友小张找我闲聊了一回。小张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地对待每一项任务,绝不容忍一丝一毫的倦怠。无论任务多艰巨,她都不会拖延超过最后期限,因为不惜通宵达旦地加班。虽然她偶尔也会抱怨自己太累,但她喜欢看到自己精明能干、免受批评的状态。她就符合第3种情况,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工作,加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小张的男友经常出差,加上小张工作忙,两人经常见不上面,或者约会吃饭的时候小张还在处理工作。时间久了,男友责怪小张不重视他俩的感情,时常闹情绪。小张不得不花时间来哄男友开心,但为了保障工作进度,经常在约会之后回家熬夜赶工。每当这时,她都感觉自己像被掏空了一样,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一个正常的有事业和爱情的女孩”(她的“应该”),一度怀疑自己没能力让自己感觉幸福。她在恋爱上的状态符合第1条,她在平衡男友感受和工作状态两个方面常常受到煎熬,要么心理承受男友的不理解,要么身体承受加班的苦。
我给小张分析完,她发现了自己其实是个事业型的女孩,她认为女孩子应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而自己现在年轻,正好是拼事业的好时机,因此,她现在是工作第一位,情感第二位。理顺了这个,她对于自己和男友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想法,就是打算约男友好好谈谈自己目前的想法,争取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
比如男友责怪小张时,假若小张觉得男友应该理解她,这时候她就会产生对男友的怨念,而不会主动哄男友;假如小张觉得自己应该先事业再感情,也许就跟这个不理解她的男友分手了。
一般来说,当你存在愧疚、犹豫、亏欠或是逃避的想法时,你很有可能被某种“应该”束缚着,可以用刚才提到的“四问”来找到现象背后的“应该”。当然,一件事情很简单,不需要特别考虑就能完成时,我们不需要考虑这件事情背后是否有“应该”,比如,听音乐时先戴左耳的耳机还是右耳的耳机。
亲爱的小伙伴,你的生活中有多少的“应该”呢?推荐你在遇到窘境的时候,多多问自己,找出背后的“应该”,确定自己的信念及价值观,问题或许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