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多一份解读

2021-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人中每文

——《那一定会很好》听课杂感

课文《那一定会很好》

插图周二下午年级组教研活动,得到消息有些突然,原本以为校领导不会来指导大家就默认取消了。谁知领导说来就来,于是抱着记录本,拎着水杯就去了。

执教者是大家公认的名师,有着多年的资历与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她都是我们心中的佼佼者。果然,她比我们还淡定,丝毫没有那种一说上公开课就摇头摆手直推脱的忸怩之态,倒是以一幅空手套白狼似的的架势进了教室,手上连本教科书都没有。

只见她娴熟地推开讲台上的黑板,打开电子屏。课件标题——《那一定会很好》赫然跳入我们的眼帘,“她就教到这一课了呀?”大家不约而同地惊讶道,啧啧声也随之响起,这进度已经远远超前我们两三个课时。

课自然是上得极好,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顺畅自如,学生的参与也是面广、点亮,更重要的是我们都看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本没有他们答不出来的。

本来嘛,这是一篇略读课本,文字很浅,文本也短,讲的是一粒埋在土里的种子长成大树,然后被砍做成手推车、椅子,最后又变成地板躺在阳台上的故事。耐人寻味地是,这期间的每一次变化作者并非是以描述自然现象的方式叙述,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将主角的心声表达,例如,树还在地里时,心想“如果我能走,那一定会很好。”做成手推车后,心想“如果我能停下,那一定会很好。”等等。

听学生读课文时,我感觉此文的重难点应该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求变心理背后的深意。而执教老师的解读则更多了放在了树的变化过程,又是图画,又是字幕,来来去去几个回合都是“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地板”那几个词语在转悠,末了才重点训练朗读了“那一定会很好”。既是文题,也是全文亮相率最高的一句话。最后,她与学生一起总结了课文传递的寓意,即不管我们身处任何境地,都要对生活葆有“那一定会很好”的乐观心态。就像那粒种子一样。

而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同事则开玩笑说“种子的这种精神不可取啊,它这最后可是求躺平的心态啊!”玩笑归玩笑,我隐隐觉得大家对于文本的理解或许都过于狭窄了。

评课时,我原本以为大家会就这个话题进行探讨也就是“该文究竟在寓意着什么?”仅仅只是对生活保持乐观与积极吗?从种子到大树又到推车椅子和地板,这难道不能分别引申成我们人生中的某个阶段吗?我好想提出自己的困惑,但始终鼓不起勇气打断大家热烈讨论“略读课文该如何教学以及该用几个课时教学”的局面,只好沉默着,倾听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

直至评课结束,大家各自回了办公室,我还在思考。这棵树所代表的不就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吗?种子是我们的童年阶段,好比束缚于父母管教之下的我们渴望自由,渴望长大。大树代表我们的青年,成人成才了,于是派上了用场。推车椅子是我们的壮年,拼命地发光发、发热,贡献能量。最后,阳台上的地板则是我们的迟暮之际,“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如此清晰而又明显的暗寓。但我们的老师为什么只字不提,又或许是因为三年级的孩子还不适合与之谈及人生这样的话题?又或者只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编者本来就没有这层意思?

我开始寻找手头能找到的教参,看看是否有人提到过我这样的解读。一本,没有,两本,还是没有。终于找到第三本,该课教学设计的最后,【反思】板块,我看到了编者与我相同理解的文字。我有种如释重负又甚感欣慰的喜悦。这似乎在告诉我,我们的学生,足以与之谈人生了。同时,我也觉察到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越来越接近本真,那种天然的第一感觉往往最为真实可贵,我庆幸自己get到了。而这,是教学久了就慢慢形成的本能?还是文本理解多了就逐渐练就的技能?还是随着年岁增长,自觉地就对任何事物多了份认知与思考呢?

不管是什么,我都为此感到愉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