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随笔

我的家与乡并不美,但令我魂牵梦萦

2019-05-06  本文已影响1人  钱多多在简书

这一向,对于原生家庭的口诛笔伐简直让人犯晕,我一个平时不看电视的人,也要被《都挺好》塞了一满眼。

总之,多数人都在控诉,原生家庭有毒,自己要爬出来,得费九牛二虎之力。

混得不好了,可以找童年阴影,混得好了,也有原生家庭迫而为之的因素。一个樊胜美,人人都怒其不争。一个苏明玉,已经成了摆脱原生家庭的英雄。

就没有从原生家庭里面汲取到养份的么?

只不过选择温暖,拣取阳光的人不会呐喊罢了。得到爱,或者说,只选取爱的记忆的人,心下平和,他的感激藏在心里,淌在笔端,因为不是“痛”点,无从喧哗。

包利民先生的《独处之意是清欢》里面有太多关于家庭与故乡人事的回忆,字里行间可以窥出,原生家庭也许贫困,也许粗糙,故乡也并不繁华并不动人。但在他的多少个日夜的回忆中,都是对母亲对故乡的不可忘却。

包利民笔下的母亲,并不尽是温柔。她粗鲁,她严厉。哥哥进城读书后,染上了游戏瘾。母亲费尽力气找到逃学玩游戏的哥哥,拽着他的衣领,把他拖到了全校师生前,大声宣布放弃管教这个孩子。全校哗然。

哥哥在全校师生面前亚于被当众脱光衣服,他愤恨,从此住校不再回家。

换作一般现代人,经此一事,早已经被这样的原生家庭和这样的母亲逼疯了,口诛笔伐不够,必得以叛逆以自残来对抗。

不知是农村孩子皮厚还是心糙,还是更懂得父母艰辛。哥哥此后发愤读书,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上大学。

成年后的哥哥没有忘记这事,但记得的不是羞辱,记得的是母亲这一次针刺,唤起了他的勇气和力量。

诚然,如果生长在农村,被繁重的农活包围的母亲,若再能配上温柔贤淑的性情,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懂事的孩子最终都会理解母亲,理解她在困难的条件下的非常举措。故尔,成熟独立的人会记取母亲的用心,抛却她形式上的粗鲁。

原生家庭的不完美,简直是一定的,如何从中找到力量,这需要理解,更需要坚强的内心。

从包利民的笔下可以感受到,他原生家庭所在的故乡,也并不总是美丽的,在那些恬静的外表下,是贫困,是挣扎,还有倾轧。

包利民在《沙滩上的故乡》中,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村子里的孤儿,被村人当作盗贼,愤而远走。然而,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他也忘不了那没有亲人的“故乡”。只因为,那间房子里,那盏烛光下的那个温暖笑容。

包利民自己,虽经多次迁徙,住进了高楼,仍然在秋风起的时候,惊起许多栖息的往事,回望故乡,那并不是人生的鲜丽处,那时,是土路尽处的故乡,那路,曲折坎坷,多有牛羊蹄痕,天晴,灰尘暴扬,兼夹牛羊烘臭,下雨,泥泞难行,脏衣污鞋,远不是像“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样诗意。

是什么让游子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故乡?

是因为这是来处,这是归宿。

“那些土路,都通向我的灵魂。哪怕十年百年、千里万里,依然在,一直在”。

包利民的家与乡,是他愿意选择与记取的家与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