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卷六·十二·颜氏)

2024-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国伷

顺天府书生永强,自幼家贫,赶上荒年,跟着父母逃到洛阳。

永强天性愚钝,十七岁的年纪连一篇像样的文章也写不出来;好在外表俊俏、能说会道,见者以貌取人,还以为他腹有诗书。

没过多久,永强连丧考妣,只能去巩县教书糊口。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颜,乃名士之后,自幼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颜父时常慨叹:“可惜是个女儿,作不得状元!”退而求其次,要将女儿嫁入豪门。

颜父死后,颜母秉承其志: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如此三年,颜母亡故,只剩下小颜孤身一人。

这天黄昏,邻居向她推荐一位优质青年:永强。

小颜早有耳闻,认定此人是明日之花,当场应承下来。

婚后见了永强文章,顿时心凉半截,笑叹:“这般相貌配上这等文章,方才显示老天公平。为你打开一扇门,必要给你关上……”

“别扯那没用的!”永强不耐烦地说:“你文章写的那么好,不如教我几招,让我博个功名。”

小颜觉得有理,自此作了师父,每日督导永强功课,学到凌晨方才休息。

如此勤奋一年,永强大有长进,赶上考试季,文章一蹴而就;待到发榜时,再次名落孙山。

小颜恨铁不成钢,扬手呵叱:“枉你是个男子,连个功名也考不上!你这水平都能上,那我能上。”

永强兀自懊恼,听到这话怒火攻心,挥手叫嚷:“上什么上,上菜去!”

“上考场啊……”

“考试都是男人间的事,你一个妇人懂什么,又不是买菜做饭!”

小颜笑道:“我若进到考场,视功名如韭菜,说割就割!等下回考试,我扮成男子进去。若真榜上无名,以后绝不说大话。”

永强不以为然:“妇人如何考试?别被人查出来,惹来笑话。”

小颜应道:“我都替你想好了。你曾说北方有个叔父,我就扮成你弟弟,一起去见他。你幼年随父母南下,多个弟弟谁能生疑?”说罢,进卧室更换衣冠,再出来时变成一个美少年。

永强见状,勉强应允,领着小颜返回顺天府。

叔父见两兄“弟”一表人才,那叫一个欢喜,连忙白酒设宴,将喜讯通告乡里。乡人赶来庆贺。小颜不便出见,使永强代为答谢。

有人要为小颜说媒。

永强推辞说:“我弟志在科举,不及第,不娶妻。”

等到考试季,小颜向叔父借些银子,上下打点一番,得以混入考场。发榜时,永强一如既往的稳定;小颜果然录得头名。

次年,小颜考中顺天府第四;随后又中进士,官授桐城县令;几年后,因吏治有为,升作河南道监察御史,富比王侯。

明末动乱,小颜急流勇退,还归乡里,置奴养仆、赈济乡民,深受敬仰。

永强耻于妇人之下,对外只称兄弟,不敢再称夫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