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新媒体运营指南每天写1000字阅读、写作经验交流

为什么我提笔就怕:我从哥伦比亚大学学到的6条写作工作流

2017-09-16  本文已影响50人  半撇私塾
2017-09-16-Writing-workflow.jpg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空间、贴吧、豆瓣、简书等等这些写作平台层出不穷,现在写作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变成了一件越来越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想在这些平台上表达自己的心声,分享自己的经验。不仅如此,我们在工作中也需要写作,比如向上司提交一份策划、给下属发一封邮件等等,这都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字表达功底。

但是很多人都觉得写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我总是表达不出我想表达的意思」,「话就在嘴边儿,一动笔就不知道怎么写了」,这是很多普通人的心声。我曾经也是一个很不喜欢写东西的人,140 字的微博已经是我表达的极限。 3 个月前我不得不开始接触新媒体写作,真的是非常痛苦呀,一篇稿子被打回来 10+ 遍,我都开始怀疑人生了。最近我阅读了劳拉·布朗的「完全写作指南」,我突然发现,原来写作也是有套路的,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个套路,写出一篇好文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完全写作指南」是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劳拉·布朗用三十年教学经验锤炼而成,这一本人手必备的实用写作宝典有将近 500 页,但是它真正的精华只有前 40 页,这 40 页详细地介绍了写作工作流中每个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按照自己的习惯找出自己的写作工作流,后面 400 多页就是各类文章的写法,说白了就是前面 40 页的应用。在这一篇文章中,我将告诉你什么这其中 6 个标准化写作工作流:确定目的 - 锁定读者 - 头脑风暴 - 搭建结构 - 撰写初稿 - 编辑润色。

img

我在写作的时候,一般会将这一步放在第一步,因为对于新媒体写作人来说,用户就是上帝,必须时刻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他们才能做出我们想要的行动。但是这个其实也是因人而异,所以你也可以将它放在修改文章的时候检查你的文章是否已经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3. 头脑风暴:锁定你想表达的内容

写文章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有很多的切入点的,同样是要写一只鸡,你可以写鸡的羽毛是多么好看,也可以写鸡的性格多张狂,甚至你可以写一份菜谱。而我们做头脑风暴,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的写作切入角度,确定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关于如何进行头脑风暴,「完全写作指南」提出了 4 点建议:

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想了一些角度,我将这些角度全部列在一起,可以合并的就在前面标上相同的数字,最后选择出我认为最好的写作角度。

img

那什么是反向提纲呢?我们在写完初稿以后,根据已经写出的文章,提炼大纲,在去修改不合理的部分,这就是反向提纲。我自己就有时会这样写,有的文章的大纲模型已经在脑子了,就懒得在列出来,直接就动笔写,写完之后再提取大纲,检查一下文章的逻辑是否正确。比如我在写 如何利用社群工具智能化管理微信群 这篇文章的时候,就直接写,写完以后,老师说逻辑有点儿混乱,那就把大纲往出一提,然后看看哪里逻辑出了问题,对着文章把顺序调一调,然后修改一下关键词就好了。

5. 写初稿:给你的文章填补血肉

很多小伙伴本来都习惯直接上手写,这样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是恕我直言,这样有些慢,而且效率并不高,但是还是可以直接就写初稿的。

如果你在写初稿的时候觉得自己写不下去了,那我们可以停下来,开始想想我们的写作目的,想想我们的用户需求,当我们有了思路的时候,我们再去动笔写。

6. 编辑润色:给你的文章修补细节

我以前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一次搞定,但是后来证明,我想多了。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这个环节要落实我们前面的所有环节有没有遗漏,目的是否达到了,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文章的切入点是否精彩,文章有没有错别字和遗漏。

对于如何修改文章,「完全写作指南」给出了他的建议:

我自己的写作工作流是这样的:了解用户——头脑风暴——提纲——初稿——明确目的——修改。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习惯找出自己的写作工作流,如果也在写作中遇到什么问题,请在下方的评论区告诉我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