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养成记
乖孩子养成记
其实,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反而迷惑了。“乖孩子”是怎么养成的?
虽然在“我”的成长记忆里——“我”就是那种所谓的乖孩子,似乎在我刚刚“记事”起,周围人就会用“这孩子,真乖,真懂事”…
来形容那个小不点儿…
只是我觉得:一两岁的小囡——并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乖”!
只是明白了“被大人们夸奖”乖,好像长辈们就会很自豪、很开心的样子…
像是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好事,一般!
了解了心理学相关知识后,却会去想——这是不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另类表现,或者是养成“讨好型人格”的内在动力呢…
毕竟在那个幼小的岁月,可以做到令父亲母亲,长辈们高兴的一件事儿,已经十分厉害了…
只是“乖”的初印象,却会逐渐变成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陷阱——心理学里有镜我、客我、主我的概念。
这都是一个人长大过程中逐渐丰满自我认知的必备基础。
只是“乖孩子们”却极容易养成关注“镜我”、“客我”,而忽视自我感受的那种类型。
只是人的欲望,自我价值感——却不能因为“我是乖孩子”,而不在心间滋生出来…
“乖孩子们”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懂事”,却学会了压抑自我的真实感受——即忽视内在真正的诉求与心理需要。而去迎合“周围人需要乖孩子表现出来的模样”。
记得小时候,母亲对“乖孩子”有这样的评价——“这孩子要么不出事,“出事”就是“大事体””!
也许,“乖孩子”压抑内心的欲望、渴望、需求——从来都没有消散。
只是被积压到一定强度时,会因为“一件小事”,或者不经意间的爆发,而发生“闯祸”般的不可收拾!
其实,人的成长过程里,心理的认知与情绪的稳定,都是一种“长大、成熟”的经历/过程。
所谓的“乖孩子”,只是提早体验了认知成熟的阶段…
却错过了“人心”的初始模样…
我想:这也是“成长过程”里的缺失,毕竟完整的认知与心理成长之路,并不应该有这样的“未完成事件”——虽然发生在内在,却可能将影响一生的稳定性格与独立个性的建立!
许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