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菜鸟成长记成长励志职场那些事

32岁放弃高薪工作 gap year自费出国游学,我得到了什么?

2019-02-15  本文已影响16人  职场E姐


01

采访对象:SOHO  3Q华东区总监 Eva Wang

采访人:资深职场专家 云梯商学院创始人  虞莹

潘石屹镜头下的Eva Wang  

我是3年前认识Eva的。

我检查了一下记录,确定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发生在2016年2月26日,3年前的春节期间。当时我想为3月份举办的一次线下活动寻找合适的场地,就联系上了SOHO 3Q,想去新天地中心看下。

Eva当时正好在SOHO 3Q新天地,就这么遇上了。

那天我是晚上7:55达到她的公司,离开的时候是晚上11点半。Eva热情地带着我参观了新天地中心,后来又推荐了更适合我的其他中心。边走边聊的过程中,我立刻就感受到她的聪明、直率(还有一点可爱)、执着、以及超于常人的学习能力,也能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不确定性。我好奇地提了几个问题,Eva停顿了一下:Elaine 老师,您是职业发展专家,您介意我和您谈谈我的工作吗?

一杯咖啡香,我们在她的办公室里聊到深夜.....2个多小时,谁也没有觉得累。她谈自己的求学往事,一开始进入职场的跌跌撞撞,她的骄人业绩和看不见的努力、压力和内心的动力。

最后,她提出了一个一定是想了无数个夜晚的问题:老师,我应该辞职去留学吗?

我离开了SOHO,告别眼睛里有光的Eva,回家的晚班地铁里,我还在想着这个特别的女孩子。我特别希望她能变得更好、更勇敢、更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我要努力地祝福她。

02

Eva去年夏天从美国留学回来之后,约我吃了一次饭。

她告诉我她又回到了SOHO,并且升职了。我们花了很久时间,谈了她在美国留学期间的经历际遇、她的灵魂之旅,谈了她升职后的工作、她的新计划。我又一次见到了眼睛里有光的Eva,而这一次,是她整个人都在熠熠发光。

我非常非常开心,能看到曾经辅导过的学员,能不断地向上,不断走出舒适区,为自己的人生拓展新地图。而他们说:“虞老师,感谢你当年的一番话,让这一切得以实现。”

我在过年前约了Eva做访谈,她高兴地答应了。之后,她说要等一等,年后可能职位又有新变化。

嘿嘿,厉害了我的Eva!

Eva Wang和潘总在SOHO年会上合影  

03

Q:1、看到你的头像是潘总亲自帮你拍的,完全展示了被创业耽误了的摄影师的水准。平时你和潘总交流多吗?你觉得在你眼里,潘总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A:

潘总的跨界能力确实很强,他是地产界里最好的人物肖像摄影师,也是摄影界最好的地产商。

潘总是个大忙人,平时不会经常来找员工。我看到的潘总是一位会生活的儒商。比如,2015年,潘总选择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加入“二次创业”的团队,开创SOHO 3Q联合办公;2016年,他选择去美国游学学习英语,这是很多企业家放不下的;再有,潘总还是一位慈善家,每年都在为家乡的乡亲父老捐款捐物,还通过“潘苹果”产业帮助家乡的人民;17年开始他热衷于肖像摄影;18年又开始做“潘包”(潘总自制的包子),颇有Facebook的小扎风格,一年一个新目标,生活多姿多彩。

除了工作外,我和潘总一起吃过饭,感觉他特别“可爱”,很平易近人,他会和大家探讨社会未来的发展,分享他了解到的社会信息。

潘总对我的最大影响就是把我从一个“运营人”开发成了“销售人”。在加入SOHO前,我一直是做运营和运营管理,从没想过要去做销售。加入SOHO后,因为潘总的一句话“全民皆兵做销售”,逼着自己开启了销售生涯,并且成为SOHO 3Q的Top Sales。说实话,直到今天,我依旧感谢潘总当年的决策,让我走出舒适区,意外地探索到自己更优秀的一面。

潘总拍摄的人物

Q:2、你是什么时候加入SOHO的? 中间有一段经历是你自费出国留学,回国后又重新回到SOHO ,这段经历非常特别,能详细介绍下这一段经历吗? 你为什么会在事业上升期做出辞职、出国的决定?

A:

我是2015年加入SOHO的。2016年年底,我选择暂别SOHO去美国游学,完成自己的一个人生梦想。

当时我32岁,在这尴尬的年龄出国游学,我成了我们圈子里的一个“核爆炸”。大家都在为我担心:万一回来后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没有原来好怎么办?我其实并不担心自己找不到好工作,我就是相信:只要去闯,去哪里都有饭吃。能有这个自信,这都得益于自己在SOHO的锻炼,感恩。

为什么要去游学?这和我原生家庭有关。从小我就被父亲告知将来要把我送到法国读书,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我没去成,以至于我在外资工作的那9年里总觉得差口气,比别人少了什么。

这样的想法自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怎么也解不开。后来有位心理学老师告诉我,解开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在心理上叫“完结”。

我知道有人会说,就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放弃工作又花那么多钱,代价太大了。可当时的我很清楚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我现在不放下诱人的收入去解开自己的心结,将来会一直活在懊悔中;也许我是可以再多赚上几年钱,但我会错过最后打开心结的时间。我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已经而立之年,人生自己选择,我不想带着任何包袱走下去。

等我完成在美国9个月的游学生活后,我告诉周围很多朋友:我很庆幸自己在30岁后花着自己的钱在美国学习,我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经济自由”。如果我在青春期,花着父母的钱在国外艰苦地学习,那完成学习后的感受和自给自足的游学是完全不同的。

梦想

Q:3、在美国学习的那一年,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时候的学习生活,你会用哪两个词?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你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A:

意外”、“惊喜”,连起来就是“意外之喜”,用英文来说,就是Serendipity。

不过,我更想用加措仁波切的一句话来概括美国的生活,那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你还没有看到happy ending,那是因为你还在通往它的路上。

最大的收获自然是解开了十多年的心结啦!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求学经历:

我在去美国之前报读了当地学校的一个中短期课程,以便在游学的时候真的可以学些知识,有事可做。考虑到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学习,我便要求学校为我安排服务比较好的当地家庭,但因为家庭离学校实在太远,公共交通要2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折腾2个月后,我不得不和友善的host family道别,搬至学校宿舍。

因为是临时搬来,所以只有一间房间符合我的要求,可住在这间房间的巴西室友却是出名的夜猫子,每天不到凌晨3点不回寝室,这严重影响了我的睡眠。

就在我为寝室烦躁不安的那段时间里,有一天我在学校食堂吃饭,遇到一位来自比利时的Petra,她问我是否能坐我对面,我欣然答应。在我们聊天时,意外发现我现在的巴西室友以前也是她的室友,后来因为受不了她而搬出宿舍,同时Petra还告诉我她现任室友就要回国了,建议我搬过去跟她一起住。于是我果断地又搬了一次家!——我在短短2个半月里搬了3次家!

我和室友Petra一同度过了一个学期(3个月)。我们在一起聊工作、聊原生家庭、聊感情世界、聊八卦新闻,总之什么都能聊到一起,有说不完的话。直到Petra结业回国时,我才感受到了分别之痛——我感觉身体里有样东西被抽离了,这种痛是我哭湿了几条毛巾都无法宣泄释放的。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三天,我几乎无法做任何事情,走到哪里都会“看到”Petra。

如果不是一场离别,我都没有意识到她对我如此重要,原来我和她的友谊早已耕种在心底,原来短短几个月的友情是那么深刻。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中国的父母,一个认识短短几个月的好友尚且如此,一同生活几十年的亲人难道在我们心里的深度不会更深么?平日里我对他们的存在和唠叨都不知觉,只觉得烦、想离开,时常抱怨他们曾经对我的诸多承诺都不兑现,伤害了我的身心发展。原来生活久了,亲人的存在便如空气,我们习以为常,视其做的一切理所当然。

此时此刻,只有在经历和室友的分别后,我才痛彻心扉地感悟出珍惜亲人的重要性,才解开多年来对父母无法满足我在国外学习的需求而产生的心结。我也不再计较父母的不足和缺点,反而感谢父母当年没把心智还不成熟的我送到国外,否则以我十几岁时的心智,会极不适应“冷酷”的西欧文化,再加上不宽裕的经济条件,国外的学习生活会成为我青春期的噩梦。

而现在的我,拿着自己赚的钱,带着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课堂上辩论时常常辩倒一片国外同学,更有外国同学跑来找我开导他们,让我做他们的精神导师。这一切都让我的海外学习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也让我最终到达幸福的终点。这一切的收获都是我的意外之喜。

每当我回忆起这段经历,我都感觉当时每一步都是老天为我特意安排的。就像《西游记》里佛祖为唐僧一行安排好了九九八十一难,只为最后让唐僧师徒取得真经。

如果出国前我选择的是半年课程(我是临时增加到9个月的课程),课程结束时,我和室友将在同一天飞回各自的祖国,我也就不会经历没有她的校园生活。正是因为她先离开,而我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却没有她的陪伴才感悟到对亲人的珍惜。如果没有一次次错误的住宿安排和食堂偶遇,我就不会遇到这位为我打开心结的使者,自然也不会有离别之痛。所以,我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之前所经历的痛为的就是抵达想到的彼岸。

家人·陪伴

Q:4、目前这个行业的市场竞争现状如何?你觉得SOHO最大的竞争力来自什么方面?具体你做了哪些工作来提升你们的竞争力?

A:

内联合办公这个行业是从2015年开始的,虽然这个这个行业只发展了4年,但已经是一片红海了,尤其是一线城市,像上海这样完全市场化的一线城市更是“重灾区”,恶性竞争激烈。

我们最大的竞争力来源于SOHO自有的优质物业资产。SOHO在北京、上海的物业每一个都是优质地段的地标性建筑,竞争力很强,每个项目都是区域的名片,在国际上拿过建筑设计奖,并创造了很多世界级的标准,比如19年将竣工的北京丽泽项目是“全球最高中庭”建筑。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关注“SOHO 中国”的公众号了解我们更多的经典项目。

从个人角度说,我作为华东区的负责人,成功引进知名企业入住SOHO 3Q,为我们品牌树立了行业认可度。比如美图秀秀、深圳平安、拼多多、和今年超火的OYO酒店,如果今年春节你座高铁往来深圳和上海,就有机会乘坐到OYO冠名的和谐号哦。

SOHO 3Q

Q:5、作为SOHO 3Q华东区总监,你管理了几家商务中心?其中有多少是今年刚成立的?你觉得今年的市场有什么变化? 你的观察和思考分别是什么?

A:

我目前管理着华东区(上海、杭州、南京)11个大型社区。2018年开业的总共有4个。

大家都说2018年水星逆行,动荡变数多,我们这个行业也不例外,我称其为“行业整合元年”。

就这几年行业的起起伏伏,我最大的思考是国内的企业还是太浮躁。他们希望通过很少的时间就超越做了很多年的同行品牌,妄想借用资本的力量,星星之火一夜燎原,颇有“暴发户”式的创业气质。在过去20年才会走完的行业周期,现在往往只要短短1到2年就走完,就把一个行业从蓝海做到红海,把自己做绝了。若是某个行业或产品貌似有利可图,大家就一窝蜂地都去做,随波逐流,也不问问自己适不适合、有没有这个基因。不放过对手,最后连自己也没放过。

从我个人价值观角度说,社会越是浮躁,内心越是要沉淀,虽然做不到“大隐于朝”的境界,但尽量坚持做对的事、对的人!

我在SOHO 举办了第一次线下活动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E姐的线下活动:

Elaine 职场会客厅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实况

云梯商学院2018年年末聚会圆满结束! | 还好我来了~

职场跃迁的101种方法线下活动现场,感受一下

Q:6、作为公司高管,你每周会花多少时间在学习和阅读方面? 对于年轻的管理者,你会推荐什么方面的学习或者书籍吗?

A:

每天占据我时间最多的事有三件:工作、睡觉、读书。我平均每天阅读或学习2个小时,当然很多是碎片时间,比如上下班路上。

我推荐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是本个体心理学的经典之作,实际英文书名是《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讲述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这也是本书的核心观点。我也曾经历过年轻时的迷茫,书里的很多观点当时非常颠覆我的认知,真不夸张地讲,它让我的三观得到一次洗礼。

Q:7、作为一位女性高管,你是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很多女性会觉得现代职场对女性仍然不够友好和不够公平,对于想要争取更高职位的事业女性,你有什么建议吗?

A:

关于领导力,我自己感悟最深的一条是“领导者要站在团队前带领团队前进”。可能我是从最基层员工做起的原因吧,深感被带领和被push的管理方式给到员工的不同感受和动力,而站在团队前的管理方式在我带领过的团队里目前都很成功。

女性职场待遇不公的问题,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出生在上海——这可能是全球女性地位最高的城市;而我所从事的行业又是服务业,印象中绝大多数的高管都是女性,所有没觉得自己因为是女性而吃过亏。相反,我目前很享受作为女性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工作。

女性如果想要晋升更高的职位,比如CEO、COO,我觉得要突破两点:

一、必须有大局观

二、有宽广的胸怀

这两点还真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需要机缘和“修行”。我也还在这漫漫长路上探索中。

Q:8、除了工作以外,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你2018年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请随意推荐一个好玩的地方/好吃的东西/ 新学了什么/ 相见恨晚的书/ 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

A:

我的业余生活特别简单,阅读占用了我大部分时间,其次就是观看文艺演出,比如话剧、歌舞剧。今年因为去了次奥地利,回来后就迷上了欧洲的古典音乐,一个新年加春节,一连听了三场音乐会。

2018年最难忘的经历莫过于11月自己一个人去奥地利游玩,深度探索了这个曾经坐拥大部分欧洲人脉圈的哈布斯堡王朝家族。我主要是去看我的奥地利室友Petra。白天我自己一个人游历在各大宫殿博物馆中,晚上和她一起去看歌剧、听音乐会。我对德语是一窍不通的,但一周后,我竟然也看懂了德语地图上的一些名词;餐厅服务员点单时对我说德语,我还能猜到他在说什么,再用英语回复他。哈哈,真有意思!

我不随意推荐东西,在此,我倾心推荐吴军博士的两本书《态度》和《见识》。这两本书可谓是我看过最实在的人生问题参考答案手册了。书里从10几岁高中生想要知道的大学选择方法,到大学里应该如何过,再到职业、婚姻、投资、孩子教育、生活享受等伴随“俗人”一生的各种不可避免的问题都一一给到实用的参考答案。无论你现在在哪个阶段,书里都有你想参考的答案。

Q:9、您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我想向您征求一些建议,你会对我说什么?

A:

秀外慧中”。

您也是大家的人生智者,我非常喜欢您回答学员的方式——给到明确、有力的正确答案!和有些名人或长者洋洋洒洒说上一大堆,听起来说得很有道理,最后却不给明确答案的人比,我更欣赏E姐迅速抓住问题重点,直接给到有价值答案的导师。正所谓Less is More,真理通常都是简短的句子,我喜欢!

给老师建议不敢当,我就乘此机会问问老师是否愿意给我机会参与您的个人工作室的志愿者工作,有机会和您一起工作,和更多想要进步的同学一起精进自己呢?

04

E姐最后再补充两句,我正在筹划一个职业精英社群,和普通的学习型社群不同,主要通过线下深度主题交流的形式,集结职场精英的经验和智慧,“不给建议,只给经历”,解决职场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惑。

职场路漫漫,有优秀的同行者,你会走得更好更远!

E姐出品,敬请期待!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