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写日记字裡行間竹桃苑内刊

重拾红楼(二十二)

2019-01-17  本文已影响41人  山青青

      2019年1月17号    星期四    雨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重拾红楼(二十二)

上回说到贾琏和平儿隔窗调情,被回来的凤姐看到,难免揶揄几句,平儿摔帘子走人,凤姐却拉着贾琏说有事要商量。

原来凤姐是和贾琏商量怎么给宝钗过生日,因为宝钗这次过的是十五岁的生日,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那个年代十五岁的女孩是将笄之年,就是说可以盘发戴笄了,也意味着已成年可以许嫁了。凤姐认为这个生日应该稍微办得隆重点,估摸着应该和我们现在的成人礼差不多。

凤姐和贾琏商量的理由是:“我若私自添了东西,你又怪我不告诉明白你了。”贾琏却回她:“你不盘察我就够了,我还怪你?”。

凤姐虽然里里外外一把手,大小事儿都可以她说了算,贾琏只是个“没鼻子的和尚",不管事儿。但凤姐为了给他面子,还是要尽量征得他的同意,这就是夫妻相处之道。

原本在这里住了两日的湘云想回去,贾母让她等宝钗过了生日再走。

贾母想着这是宝钗来贾家后,过的第一个生日。于是她捐资二十两银子,叫凤姐操办生日宴。

伶牙俐齿的凤姐借机调侃贾母:“巴巴的找出这二十两霉烂的银子来做东道。”“这个够酒的?够戏的?”还说她“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掯我们″。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贾母一边嗔怪,一边欢喜。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就是凤姐的长处。她可以在下人面前不怒自威,也可以在同辈之间插科打荤,还能把老太太逗得心花怒放,这也显示了她极高的情商。

当晚,趁大家都在,贾母问了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聪明的宝钗自是按照老太太的喜好,点了软烂的吃食,和热闹的戏文。

到了宝钗生日当天,就在贾母的院子里搭了个小巧的戏台,专门定了戏班子,贾母专门安排了几桌家宴酒席。

这天一早宝玉就去叫黛玉看戏,结果黛玉看贾母特意为宝钗安排得这么周到,心里正不自在,她把气撒到宝玉身上,而宝玉总是顺着黛玉的脾气,又哄又劝地把黛玉拖了去。

看戏时,宝钗、熙凤都顺着贾母点了热闹的戏文。宝玉不爱看,直埋怨宝钗。宝钗就拿她刚点的《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戏词,告诉宝玉这出戏不仅排场好,词藻更妙。

宝钗例举了此戏中的《寄生草》一段,待宝玉听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时,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惹得黛玉怼他一句:“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

上面这一段里,利用贾母和凤姐给宝钗过生日,写出了宝钗的成熟,她懂得察言观色,如何顺着贾母的喜好,让其开心,她确实是个懂事的孩子。

而黛玉则不然,她是个真性情的孩子。再加上她从小失去父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也造就了安全感缺失的她,敏感、多疑,爱使小性子的性格。

晚上戏散了,贾母因喜欢那个作小旦和一个作小丑的小戏子,于是叫人唤过来,另外打赏。凤姐说作小旦的那个像一个人,问大家看出来没?宝钗、宝玉他们都看出来了,只是笑笑不敢说,而向来大大咧咧的湘云却嚷嚷着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急得宝玉瞅着湘云,直使眼色。

谁知湘云回房就叫丫头给她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就走,省得在这里看别人脸色。宝玉赶紧向她解释: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大家都知道不说,是怕惹恼她。而你冷不丁说出来,我是怕她恼你。

湘云说他只是护着林妹妹,不把她当主子看,急得宝玉又赌咒发誓。而湘云并不买他的账,气呼呼地怼他:“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恶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制你的人听去!”说完自己顾自到贾母房中躺着了。

自讨没趣的宝玉,怏怏地转到黛玉这里来,谁知刚到门口就被黛玉推出来,将门关上。宝玉不知何意,只是低声下气的叫着“林妹妹”,黛玉全然不理。

袭人深知缘由,但此时不便说,只能让宝玉呆呆的立在黛玉房门外。黛玉以为宝玉回房了,打开门却见他还在,无奈只能让他进来。

宝玉问她缘由,黛玉说:“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当戏子比。”宝玉说他并未说,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还厉害呢!”

见宝玉不吱声,黛玉又道:“再你为什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只是那一个也不领你的好情”“你又拿我作情,到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接着又说了几句,我们之间相互气恼与你何干的话。

宝玉原怕她们两人气恼生隙,想从中调和,到现在反而两边不讨好。于是他闷闷而回。袭人此时不敢劝解,只是拿明后天宝钗要还戏的话题来引开,结果宝玉却说还不还戏,姐妹们欢不欢喜,与他无干。并说:我只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说完细想想,宝玉竟放声大哭。然后翻身坐起,提笔写下一偈: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结果此偈却被前来探视的黛玉拿了去,于是她第二天和湘云、宝钗一商量,三人一起来问宝玉禅语,结果宝玉被她们问得无语应答。

黛玉在他的偈语后面加了: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宝钗也拿“菩提本非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偈语,来和他参禅。宝玉自认不如她们,只得甘拜下风,四人和好如初。

这一段当中,宝玉和湘云以及宝玉和黛玉的几段对话,写得想当精彩。把少男少女之间的赌气画面,写得维妙维肖。湘云的大大咧咧、不拘小节;黛玉的敏感多情,得理不饶人;宝玉因多情而多事,多事反恼人。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让我们闻其言就知其人。

话说元春差人自宫中送出灯谜,叫大家去猜,并命每人也拟一个灯谜,送至宫中。

于是贾母也命人做了一个小巧精致的围屏,让大家猜了元春的灯谜后,再各自拟一个贴在围屏上。

贾政下朝回家,见贾母高兴,也参于其中。由于贾政在场,宝玉、湘云、黛玉、宝钗等,都屏声静气,不敢张扬。贾母欲撵贾政走,贾政却说让他猜几个灯谜再走。

当他猜中了迎春拟的“算盘”,探春拟的“风筝”,迎春拟的“佛前灯”,到最后看到宝钗拟的灯谜,他不觉悲伤起来。因为他看到她们“小小年纪作此诗句,更觉不详,皆非永远福寿之辈。”竟使他“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概。”

这里又体现了曹公“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他把每个人的命运,从她们自己拟写的灯谜中体现出来。从这里也让贾政隐约看到了贾府最后的结局。

贾政走后,宝玉自是欢呼雀跃,“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众人玩闹至半夜,方回房歇息,不在话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