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爱做美食的老师是什么体验
朋友彦菲是个爱美的中学语文教师。她的课讲得如她一样受关注,她的学生除了如众多优秀教师一样专业上令学生铭记,他们还记得老师给的舌尖上美体验味。
我和彦菲认识有三十多年,让我们密切联系在一起竟是因为美食。她擅长炒菜,我爱捣鼓面食。她是正宗南方人我南北血统各半,我们在一起可以互补,让菜品更多样化。
彦菲的母亲是老一辈里少有女法官,当年在我们县城提起车法官几乎无人不知。颠覆人们对法官的刻板印象,不苟言笑秉公执法的法官放下卷宗,竟然会洗手作羹汤,而且还有许多独家拿手好菜。她常遗憾,当年浸润在母亲满满爱中,是指不沾阳春水,尽享美食美味。可惜年轻时没珍惜学习的机会,母亲的绝活都随着母亲的离去而没有得到传承。
也许她的基因携带有母亲厨艺天赋,在她成为母亲之后,厨艺潜能之小宇宙爆发,只要想做的美食无不做的有模有样。
彦菲到了与母亲当年的年纪,同行看来有些娇小文气的女老师,操起刀铲一如手中粉笔得心应手,胸有成竹笔下生花。
彦菲每三年一个轮回,送走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每年她都任实验班班主任。
去年她从初一带新生,学生中农村来的孩子吃住在学校,有的孩子家住偏远山区,回一趟家不易。有五六个孩子放寒假才回家,他们早上出门辗转一天,天黑都到不了家。他们所得的生活费不高,她很担心他们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吃学校的饭菜营养不够。
一天她对孩子说:“如果这个单元我们能比上一个单元平均成绩提高两分,老师请你们每人吃两个著名的彦氏烧卖。”
刚开始她的学生们没有明白“著名的彦氏烧卖”是个什么品牌的东西,顷刻间机灵鬼们猜到了是老师家特有的非卖品。孩子们的学习劲头被调动起来,为集体进步努力。
孩子不负老师辛苦教学,实现了平均成绩提高两分的目标。学生们记得老师的许诺,吞着口水提醒老师兑现承诺。
周日一早,彦菲到菜市场采购新鲜的猪肉,糯米、面粉以及其他配料,然后打电话向我求援。
他们班有四十人,八十个是最低量,她还想给住校的孩子一人多一份,量突破了一百个。她主要是想给住校的孩子解解馋,但是又怕厚此薄彼,索性与孩子来一次对赌,她输得很开心。
我们联手一起从中午到忙到天黑,做好百余个烧卖。第二天五点多钟她就起床将烧卖回笼蒸透,提着沉甸甸的两大个袋子,赶在早读课前送到孩子们手中。调皮的男孩子,一口一个,女孩子矜持一点,几口一个。三两分钟消灭老师的成果。
彦菲问:“好吃吗?”
“好......吃.....”
“还想吗?”
“想。”
“开窗通风,下面我们开始上课。”早读课在烧卖香味中进行。
我问她:“街上有卖的,一个电话预约分分钟店家就给送到,何必亲力亲为忙活一整天,花钱又受累呢?”
彦菲笑笑说:“孩子们都在长身体,自己做的馅料料足,再说街上那能买到这样口味的,这烧卖还有一味特殊的调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让那些妈妈长时间不在身边的孩子感受一下家的温暖气息。”
一起做烧卖中,我得知她常在周日买排骨鸡蛋等食材,卤一大锅卤味,带到学校给孩子们加餐。她想出各种名目请孩子们饱口福,不惜放下老师身段,向学校周边小吃摊主学做孩子们爱吃的小吃,回家琢磨,然后复刻街边小吃给学生们解馋。
我有个小同事是彦菲的学生,提起曾经的中学老师,很多都淡忘了,唯独彦菲还一如当年那般记忆清晰。小同事说:“虽然我在她的班上时间不长就转走了,但是彦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影响深刻。她不管你学习好不好,不管你家是城市的还农村的,不管你父母是做官的还是打工,在老师眼里都是一样的。”
去年年前,一天接到彦菲电话,“下午来我家陪我一个学生吃饭。”
接到电话时我有点懵圈,她请学生在家吃饭,要我去陪她的学生吃饭?
一般听说的不都是学生请老师吃饭吗?该不是她要求她的这个学生办什么事吧?
我带着疑惑去了。彦菲穿着围裙在厨房里舞动她的锅碗瓢盆,客人还未见。她说不急,准备好就差不多来了。
果然当她脱掉围裙时门铃响起,“快快进来,屋里暖和。先暖暖身子,就开饭。”
女学生已是师院老师,见到老师的亲热杨好比朋友般。她一点不客气的对老师准备的美食大快朵颐,不停说:“好吃好吃,越来越好吃。”
“老师的菜谱也是与时俱进的嘛,都是新菜谱。”
“老师,我还记得当年你给我们讲做菜的那节课。”
“上课讲做菜?”我好奇插话。
彦菲和学生你一眼我一句说起当时课堂气氛。当年他们一篇选修文章,里面有关于各地的饮食文化。她给学生们讲汪曾祺老先生关于吃要“吃得杂”,吸取多种养分,不要小看精于吃的人,他们有着对生活热爱。你们现在还小,可以学习些简单的菜谱式。在做菜中会有对生活的参悟,在一次次的总结中手艺会越来越好,不断的复盘不断进步。你们会体察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次一点点进步,每一次比上次好一点点,它的力量惊人。
彦菲善于及时情景教育,看似与课本不搭调的菜谱,被她当成思想教育的媒介。她的学生们常会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说她说的那句句话启发了他们。
彦菲不仅对学生爱送吃的,对我们几个朋友的孩子也一样。孩子放假归来,她都做饭请大人孩子一起聚餐,慰劳孩子们思念家乡美味的胃。他们都喜欢这个爱做会做美食的姨妈,还淘气的说:" 有这样的老师我们也会爱上学习。“
有个爱做菜的老师是种幸运。